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絕食百日,郭飛雄不該孤單

長平2024年10月5日

郭飛雄獄中絕食將達100天。時評人長平認為,他的直接政治反抗和決絕抗爭,應該得到國際社會更多關注。

Guo Feixiong
中國人權活動家郭飛雄圖片來源: Gemeinfrei

(德國之聲中文網)明天(2016年8月16日),中國人權活動家郭飛雄(本名楊茂東)獄中絕食將達100天。他對極權政治持久而決絕的非暴力抗爭,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郭飛雄的絕食訴求有四項:要求習近平改革憲法,推進民主制度,廢除中國監獄的電刑,釋放所有政治犯。在當下殘酷的政治高壓之下,以傷害單薄的一己之身為手段,提出如此宏大的政治目標, 在很多中國人聽來,不啻於一個天真的笑話。

然而郭飛雄並非不瞭解中國政治的險惡。他是一位資深的人權鬥士,1989年就曾積極參與"六四"民主運動。2005年,他因在太石村罷免村官事件中幫助村民維權而被拘捕。2006年,他為受迫害的法輪功成員辯護,並要求中共官員公佈財產,多次被拘押,隨後獲刑入獄五年。出獄之後,他繼續抗爭。

2013年,因為組織參與《南方周末》新年獻辭事件,呼籲新聞自由與政治民主,以及組織協調在中國八個城市發動公民街頭舉牌要求中共官員公佈財產,郭飛雄再次被拘捕,並第二次獲刑入獄,被判六年徒刑。

郭飛雄也並非沒有體會當局迫害異議人士的殘忍。在被拘押、審訊及服刑的過程中,他飽受各種酷刑虐待,包括用電警棍擊打生殖器、關押兩年不予放風、被警察踩破腳趾頭等等。他曾因難以忍受侮辱與酷刑而以頭撞玻璃尋求自殺。

在此次漫長的絕食過程中,獄方強制插管鼻飼維持他的生命,每每血流遍地,痛苦不堪。他也因長期絕食而身體極度虛弱,患上多種疾病。據稱,當局仍然沒有放棄折磨他,比如在夜晚用鄰床撞擊他的床,讓他難以入眠。

"認罪"背景下的決絕反抗

近兩年中國政治反抗者的處境更加艱難。此前可能被刪除的微博言論,現在成了判刑的罪證;此前上街可能被警察約"喝茶",現在則被迅速送進監獄;此前被視為英雄的人權律師,現在則低眉順眼認罪懺悔並揭發同道;此前可能被認為幫助中國建立公民社會的外國NGO組織,現在都成了境外敵對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郭飛雄和其他被稱為"南方民主運動"的人權活動人士,堅持直接的政治反對態度與決絕的抗爭行動,可謂驚天動地。在去年11月的審判中,郭飛雄在法庭上痛斥當局"在經歷了極權主義釀成的慘絕人寰的歷史悲劇後,你們依然持守其衣缽倒行逆施,不擇一切手段的維護權力私有和全面專政"。南方民主運動另一位成員王默則宣稱,"在這裡我鄭重聲明,一直以來我主觀意願上想顛覆的是中國共產黨專政這個獨裁政權","顛覆這個政權我沒有罪"。

郭飛雄的親人和朋友深知與虎謀皮之不易,以各種方式勸說他暫停絕食。但是,郭飛雄表示,他的四項要求無一得到回應,因此將會繼續下去。

黑暗中的歌者應該聽到回聲

絕食並非不珍愛生命。恰恰相反,絕食者認為,每個人都認同生命之寶貴,不僅珍愛己身,也能體諒他人之痛苦。正是在這種觀念之下,絕食才會作為一種抗爭手段。在政治領域,人們通常認為,絕食抗爭超過一定時限,當局必須正面回應或者開設協商通道。

這些普世原則,早已經被中共毀棄。1989年大規模的學生絕食運動,迎來的是機槍和坦克。甚至對於2009年以來的超過140人的藏人持續慘絕自焚,當局也只有漠視與污衊。這必然提出一個問題:作為國際主流認可的抗爭方式,非暴力反抗在中國的出路何在?

郭飛雄的絕食得到人權人士的大力聲援,遍及全國各地的絕食接力者已近五百人。國際特赦、人權觀察等國際組織也持續關注和呼籲。"郭飛雄關注組"協調人吳玉華(網名:哎烏) 在一封公開信中說,"我們想通過這樣的行動,告訴世界,我們不放棄郭飛雄;生存環境如此惡劣,郭飛雄和他的支持者,仍在對中共和它的罪惡說不;是的,我們不放棄對人權和普世價值的追求"。

但是,人們從中國當局的反應中看到的是絕望。一再參與接力絕食聲援郭飛雄的艾曉明教授說,"我覺得,哪怕郭飛雄犧牲了,政改也不會啟動,電刑械具也不會叫停"。她解釋自己的行動說,"我們需要表達個人的政治態度,表達我們的是非原則,抗爭需要透明度和公開性"。不過,對於更多公眾來說,非暴力抗爭的要義在於,即便不通過暴力反抗,也能帶來政治變革、人權改善的希望。

有人說過,越是黑暗,越需要星光;越是沉寂,越需要聲音;越是高壓,越需要抗爭。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一個人會唱歌給自己壯膽。但是,如果黑夜沒有盡頭,而他的歌聲終於消失,恐懼將更加威壓。因此,這些星光應該得到珍惜,這些歌者應該聽到回聲。

我有意在半飢餓的狀態下寫作這篇文章。但是,我知道,這根本無法感同身受郭飛雄等人權鬥士在黑暗中抗爭的艱難的百萬分之一。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