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聯合國已成中國人權惡化的遮羞布

長平
2017年9月7日

人權觀察發布報告,呼籲遏制中國政府持續削弱聯合國人權機制的行動。多次參加聯合國人權會議的時評人長平認為,聯合國已成為中國人權惡化的遮羞布,並拒絕再次出席此類會議。

Das Eingangstor der Vereinten Nationen UNO in Genf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5年10月,前聯合國大會主席約翰‧阿什 (John Ashe)涉嫌接受多名中國商人的賄賂被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震驚,表示不會容忍在聯合國或以聯合國名義的任何形式的腐敗行為。

我寫了一篇文章《潘基文先生,您不必如此震驚》,以公開信的形式,告訴潘基文先生,如果他瞭解中國無處不在的腐敗文化,瞭解中國對世界各方面的影響正在擴大,也瞭解他所領導的聯合國對待中國的態度,您就不應該如此震驚。我指出,聯合國對中國的綏靖和腐敗是孿生兄弟,它們相輔相成,狼狽為奸。

此文也得以翻譯成英文發表。有關人士表示,已確定無疑地將英文文章送到了潘基文先生的案頭。顯然,潘基文先生無心閱讀或者視而不見。國際NGO組織人權觀察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持續削弱聯合國人權機制的行動並沒有得到遏制。報告呼籲,面對中國企圖限制與中國有關人權團體及維權人士進入聯合國的行為,聯合國相關機構應予積極抵制。

中國政府多管齊下干擾人權會議

"中國持續在人權議題上與聯合國互動,但其目的通常是極力壓抑批評意見,阻斷與中國有關維權人士參與聯合國機制的機會,"人權觀察執行長肯尼思・羅斯(Kenneth Roth)說。

參加聯合國人權聽證會的人士都必須承受來自中國的諸多恐嚇。有些人在國內就被警察"喝茶",在機場出境時遭到攔截,臨走時機票或者護照奇怪地"失竊"。在會場上,總會有以NGO名義參會、實則為中國政府工作的人士,甚至公開身份的中國官員,端著攝影機近距離、長時間對著來自中國的人權人士拍攝。

2013年9月,人權活動家曹順利女士因為要求北京起草聯合國人權審議報告前征詢公民社會意見,並計劃前往日內瓦參加人權培訓活動,竟然被中國當局逮捕並折磨致死。這一案件至今沒有受到調查和追責。聯合國人權機構的道義感大為可疑。

在2014年10月23日參加日內瓦聯合國總部《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委員會審議中國政府定期報告時,我還觀察到中國政府提高外交技巧,不再指責代表提問別有用心,也不再長篇大論不知所雲,甚至態度友好,語言平實,但是執行公約的誠意沒有任何改進。比如,一位委員堅持不懈地追問政法委的作用,最後得到的回答是:"中國法院內部從來不存在政法委,只有審判委員會。"的確,政法委不在法院內部,但是在它的上面。中國官員為這類"聰明"的回答而洋洋自得。與此同時,在不夠"聰明"時依然大言不慚地公然撒謊,例如,被問到農村女童的教育狀況,官員回答說農村裡最好的建築就是學校,全然不顧2008年四川地震中大量校舍垮塌的事實。

人權觀察這份報告還指出,中國官員有時騷擾恐嚇聯合國工作人員、條約機構專家和專注特定人權議題的獨立專家。聯合國不僅乖巧地配合中國阻止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維吾爾族維權人士多裡坤・艾沙(Dolkun Isa)等人進入相關人權議題會場,甚至在2017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日內瓦並在萬國宮發表演講時,要求近三千名工作人員提早下班,並禁止非政府組織出席聽講。

"中國夢"大廈上一個美

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肯尼思‧羅斯指出, "中國目前對人權活動人士的鎮壓是自25年前的天安門民主運動以來最嚴重的。大家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為防止外國人士,尤其是聯合國人士對其壓迫記錄的批評所做的努力","它的利害關係不只是生活在中國的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人權問題,還有為世界各地所有人服務的聯合國人權系統的生存和有效性。"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需要指出的是,當年中共血腥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之後,遭到全世界的譴責和制裁。而今天,面臨25年來最嚴重的人權惡化,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卻綏靖縱容,甚至滿懷擁抱。

正如羅斯說所說, 除非聯合國和有關政府出手阻止中國操弄或削弱聯合國人權機制,聯合國的公信力和維護中國及全球人權的能力都將岌岌可危。

另一篇文章中,我認為,習近平登上聯合國講壇,在中國媒體的報導中,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被幻化為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全球婦女權利運動等人權事業成為"中國夢"大廈上一個美麗的飾品。

在參加過若干次這樣的會議之後,我感覺到聯合國的所謂人權會議,成為了中國人權惡化的遮羞布。今年初再次得到邀請時,我沒有再去參加。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