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近來,德國社民黨經歷了幾十年來未有的入黨"盛況":據《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報導,自一周前決定與聯盟黨展開組閣談判開始,社民黨收到了超過7000封線上入黨申請。而不少人選擇在這時候申請加入社民黨,是出於這樣一個目的:在是否與聯盟黨組閣的問題上獲得話語權。
延伸閱讀:在德國怎麼入黨?
作為社民黨黨員,有權在組閣談判後表決,是否接受社民黨與聯盟黨的聯合執政協議。社民黨2005-2009以及2013年至今兩度參與和梅克爾聯盟黨的執政聯盟。一些社民黨人士認為,與基民盟、基社盟再度聯合執政四年,或意味著中左翼社民黨的自身特色徹底消失,應該對聯合執政說"不"。
反對者中就包括社民黨中的青年勢力。不久前,社民黨青年聯盟(Jusos)呼籲民眾短期內迅速加入社民黨,以便在聯合執政問題上投出反對票。其口號是:入黨,說不(Tritt ein, sag Nein)。
北威州社民黨青年聯盟甚至還提出了這樣一個口號:10歐元反對大執政聯盟(10-Euro-Plan gegen GroK)。所謂"10歐元",是兩個月的黨費只要10歐元,而對聯合執政協議的表決將在近期舉行。
這些"閃電"入黨以便反對大執政聯盟的方案一出,就遭到了批評,指這種做法會傷害社民黨自身。
在這一背景下,社民黨周一(1月29日)作出決定:不是所有新黨員都可以參加對聯合執政協議的表決。只有在2018年2月6日下午6點前入黨,才允許投出自己的一票。晚於該時間點入黨的人,因為"技術原因"而不能投票。
社民黨秘書長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同時表示,不應該單純為了表決而入黨,誰要入黨,就應該長期當社民黨的黨員。
據德國《周日圖片報》報導,社民黨目前是德國黨員人數最多的政黨。2017年,有31094人加入了社民黨,是20年來新黨員最多的一年。截至2017年年底,德國社民黨共有44萬3152名黨員。
雖然幾千名新黨員相對於社民黨總體成員來說,所佔比例並不高,如果按照7000名新黨員來算的話,也只佔1.5%。然而,目前社民黨中支持和反對再度結成大執政聯盟的力量可謂勢均力敵,因此這些新黨員可能對表決結果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1863年5月23日是社民黨(SPD)前身全德工人聯合會成立的日子。被禁、遭受打壓、被迫流亡……社民黨有著跌宕起伏的歷史。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在德國工人運動大潮中誕生的第一個黨派就是1863年5月23日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建黨超過100年後,社民黨出現了第一個聯邦總理——維利‧布蘭特(Willy Brandts)。在該黨150的歷史中總共出了三位總理。
圖片來源: DW秘密會議——這就是第一次社民黨開會的場面。社民黨創始人倍倍爾(August Bebel)和威廉‧李卜克內西(Wilhelm Liebknecht)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早期的社民黨的目標是要讓工人們可以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1863年,拉薩爾(Ferdinand Lassalle)在萊比錫成立了社民黨的前身「全德工人聯合會」(ADAV),當時有4600名成員,1872年成員數量已達到2.1萬人,並且隊伍依舊不斷壯大。
圖片來源: AdsD der Friedrich-Ebert-Stiftung工業化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人們的收入增多,生活水準有所提高。不過這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新興的重工業,員工的工作條件十分艱苦,並且也會損害身體健康。工人協會有很大的知名度。1878年出台的反社會主義法案試圖阻止這個勢頭,社會民主組織被禁止。不過這並沒能阻止社民黨的擴大。到1890年,該法案並未得到延長,社民黨成功參加了同年的議會選舉。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從1906年以來,位於柏林的社民黨黨校的教室裡曾經坐過像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或者是倍倍爾這樣的學生。後者創辦了這所學校。辦學的初衷是紀念倍倍爾的父親和他說過的一段話:「知識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識。」
圖片來源: AdsD der Friedrich-Ebert-Stiftung政治家菲利普‧謝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在國會大廈的陽台上。1918年11月9日,這位社民黨成員宣佈共和國成立。一年後,社民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 成為魏瑪共和國總理。婦女擁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直到1932年,社民黨都是在議會中勢力最強的黨派。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33年3月22日,社民黨議員威爾斯(Otto Wels)在國會發言時反對會令希特勒得到不受限制力量的「授權法案」。他說到:「自由和生命可以被剝奪,但是尊嚴卻不可剝奪。」社民黨議員全體一致反對納粹黨的提案。幾個月後,工會遭到沉重打擊,社民黨被禁。
圖片來源: AdsD der Friedrich-Ebert-Stiftung社民黨成員必須在穿著制服的軍人的監督下洗刷牆上的政黨口號。很多成員被捕、遭到虐待或被殺害。1933年,威爾斯在布拉格成立了社民黨流亡組織。從1940年至1945年社民黨又在巴黎和倫敦組織活動。德國工人運動的一部分在斯堪的納維亞和美國重新開始活躍。
圖片來源: AdsD der Friedrich-Ebert-Stiftung1946年,在被炸毀的法蘭克福,西方佔領區的新社民黨主席庫爾特‧舒馬赫(Kurt Schumacher)發表講話。在全蘇聯佔領區(後來的東德),社民黨和德國共產黨(KPD)被合並成社會主義統一黨(SED)。戰後西德1949年第一次大選中,社民黨以微弱劣勢被基民盟擊敗,此後多年都是反對黨。
圖片來源: AdsD der Friedrich-Ebert-Stiftung當時的總理維利‧布蘭特在華沙猶太紀念碑前下跪。這位社民黨總理推出了「新東方政策」。他發表的第一份政策聲明中心圍繞著「更多民主」。在上台第二年,布蘭特積極推動落實了一系列法律、家庭和性別平等政策的改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77年,極端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旅綁架並謀殺了德國僱主協會主席施萊爾(Hanns-Martin Schleyer),當時的德國總理,社民黨人士施密特參加了追悼儀式,慰問施萊爾遺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82年,由於出現多種分歧,社民黨和自民黨聯盟關係破裂。之後很長時間社民黨都在扮演反對黨的角色。1994年聯邦大選中,社民黨總理候選人魯道夫‧沙爾平(Rudolf Scharping/左)選舉失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98年聯邦大選中,基民盟黨籍的當任總理柯爾選舉失敗,社民黨終於成功,與綠黨組閣擔起了執政大任。第三位社民黨總理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任職期間大力推行「2010大議程」(Agenda 2010),在勞動市場上作出了廣泛的改革。招致了工會方面的批評。社民黨流失了很多成員和選民,這些人轉而成為新成立的左翼黨(Die Linke)的支持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今年,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將領導社民黨參加9月的大選。在歐洲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有著良好經濟政策能力的這位前財政部長被認為是理想的人選。這位資深政客的講話經常會語出驚人,即便在黨內也會公開表達十分大膽的意見。在選舉前幾個月的民調結果中,他的支持率明顯要低於現任總理梅克爾。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