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稀土、芬太尼:白宮公佈川習會協議細節
2025年11月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川普原本威脅對中國產品徵收100%關稅,如今,在與習近平的峰會後,雙方達成為期一年的貿易停火。那麼,上周四(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達成的協議,有哪些關鍵內容呢?
關稅
美國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產品徵收20%的關稅,如今減半,至10%。美國官員稱,由此,美國對中國產品的總體關稅將從57%降至47%。
這一數字包括川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徵收的約25%關稅,加上今年4月白宮對中國產品徵收的10%「對等關稅」,以及此前的「最惠國」關稅稅率。
稀土等關鍵礦產
中國同意將本月推出的稀土及稀土磁體出口管制推遲一年。這涉及到汽車業、飛機製造業以及軍火行業等。中國本月推出的新規原本將意味著,即便僅有微量管制元素,也需出口許可。
白宮稱,中國也將對稀土、鎵、鍺、銻、石墨出口發放通用許可證,從而有利於美國終端用戶及供應商。
白宮稱,這相當於「事實上取消了中國2025年4月和10月實施的管制」。
不過,美國財長貝森特周日則警告說,如果北京繼續阻止稀土的出口,川普政府可能再次提高關稅。
白宮還表示,中國同意暫停3月4日以來宣佈的所有報復性關稅,包括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和乳製品的關稅。
此外,北京將暫停或取消3月4日以來所有對美非關稅反制措施,如將特定美國公司列入中國政府清單。
川普政府暫停擴大商務部黑名單
美國同意暫停擴大商務部禁止購買美國技術產品的公司黑名單,時間為一年。這包括半導體生產設備等。
商務部這份黑名單如果擴大後,將自動把已經在名單上的公司控股超過50%的子公司也加進去。這將對中國公司帶來最大的影響,禁止美國向額外的數千家中國公司出口。
中國同意購買大豆
白宮稱,中國同意2025年最後兩個月購買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在未來三年每年購買至少2500萬噸美國大豆。中國還同意恢復購買美國高粱和硬木。
今年秋天,中國基本上停止了購買美國大豆。美國農民表示強烈不滿。
有分析認為,新協議下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大豆也僅會與此前持平。2024年,美國對華出口近2700萬噸大豆。儘管中國2020年承諾在與川普达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下大幅提高購買大豆的數量,但由於新冠疫情始終未達到這一目標。
白宮還表示,中國將恢復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華工廠的貿易,從而允許關鍵的傳統晶片可運往世界各地。
此外,北京將延長對美國進口產品的市場化關稅豁免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
白宮還表示,中國將終結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公司的反壟斷及反傾銷調查。
川普政府暫停新的港務費
白宮稱,北京同意取消與美國新增港務費相關的反制措施。
川普政府同意暫停一年實施對中國建造、擁有以及懸掛中國旗幟船隻的新增港務費。該措施旨在復興美國商業造船業。對於停靠美國的船隻而言,則意味著每年增加數百萬美元費用。
該港務費已有10月14日生效,與此同時還對中國造岸橋徵收100%的關稅。中國則採取對美國相關船隻反制措施,包括美國所有權佔25%以上的國際船運公司船隻。
白宮稱,將在與中國談判的同時,繼續與韓國、日本就復興美國造船業磋商。
打擊芬太尼走私合作
白宮稱,中國同意採取「顯著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向美國。這包括阻止特定前體化學品運往北美,並嚴格管控其它化學品流向世界各地。
川普最初實施芬太尼相關關稅時,其政府官員曾表示,北京的承諾未見具體行動。
(路透社、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