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防洪-和自然界的持續競爭

2013年6月4日

洪水水位一漲再漲。德國東部和東南部的水災地區險情惡化。可上次發生洪災就在11年前,德國難道沒有汲取任何教訓?

薩克森州的格裡馬市(Grimma,2013.06.03)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11年前,大雨如注,一連數天,易北河(Elbe)及其支流水勢猛增。洪水決堤之後,淹沒了德國東部大片地區。本世紀第一場洪災成為2002年政治經濟領域的重大議題。然而對這場歷史性災難的記憶卻在淡漠。波鴻大學水源經濟教授舒曼(Andreas Schumann)說,"我們目前對洪水意識還相當缺乏。"

梅克爾總理到災區慰問(Passau, 2013.06.04)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多年來,人們一點點向河流靠近並在那裡定居,而這種地方缺乏洪水意識當然是一大危險,而德國幾乎所有地方都面臨這個問題。舒曼強調說,"我們必須禁止在洪泛區大搞建築。"然而,當地居民卻經常低估這一風險,他們更願意依賴技術手段戰勝洪水,比如修建大壩,而且越修越高,越修越堅固。

大壩決定意識

人們向薩克森州州議員、環保專家海因茨(Andreas Heinz)提問,這些年來,在他居住的聯邦州為防範洪水做過哪些努力?海因茨答道:"我們得到了大筆資金。"薩克森州是2002年洪災的重災區之一。"這些錢都用到什麼地方去了?"海因茨首先提及的是技術工程,比如將大壩修得更為堅固或者增大蓄水立方,以便險情發生時可以大規模蓄洪。舒曼教授認為,以上技術手段當然是進步,因為"人們發現了不足並對它們進行了改進。"但是,"並不存在絕對的洪水防範措施,而與技術防洪並行的是,必須要做好以下思考,即'一旦技術手段失敗了,怎麼辦?'"

2002年後,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在一次全國河流會議上提出了以下口號:"還河流以更多的空間。"一旦發生洪水,洪水可以在更寬闊的區域以較低的水位逐漸疏散,比如將緊近河岸的大壩挪到較遠的地方。德國自然保護協會的防洪專家呂經(Winfried Lücking)說,遺憾的是,在這一點上,這些年來沒有發生很大變化。他指出,在埃爾伯河流域,人們只修建了僅有的幾處讓河水能夠回流的大壩,而連這些也都是在自然保護協會施壓之後才建起來的。

2002年埃爾伯河洪災(Lauenburg)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給河流騰出位置,而不是給人

不過,這些讓河水便於回流的大壩都是巨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多年來,人們將大壩越建越靠近河流,之後將生活也遷移到這裡。呂經說,這一過程不可能在10年之內根本逆轉,對此的設計和建築非常複雜,原因是,防洪措施同其他許多利益都會發生衝突:農民不願意放棄農田,居民不願失掉他們的住宅和地皮,地縣則擔心,他們的發展受到限制。總之,還空間於河流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呂經說,人們的基本口徑是,"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兒,但不要在我們這裡做。"

薩克森州州議員海因茨也注意到,自2002年以來人們的防洪意識在削弱。居民抗議的一些措施恰恰是一些可以保護他們的措施。然而,即便是政界和社會未來都開始關切極端天氣現象問題,洪水現象也不會消失。只要人們生活在離河流不遠的地方,洪水就會造成損失。波鴻大學的舒曼教授說,"每次發洪水都告訴我們新的不足之處在哪裡,因為每次洪水都跟上一次不一樣。經過長久的觀察,我們能夠學習到自然界存在的風險。因此,德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防洪事業經久不衰,它也永遠不會完結。我們同自然界進行著競爭,每一次出現的洪水花樣都是我們不能預見的。"

作者:Diana Pessler 編譯:李魚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