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丹麥

防無人機擾亂歐洲機場 為何那麼難?

Matt Pearson
2025年9月27日

多起無人機入侵歐洲受保護空域的事件,使歐洲大陸的防禦能力備受關注。無人機技術普及和成本下降,使機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專家指出,由於安全和法律限制,商業機場難以有效應對威脅,呼籲歐盟及各國政府必須擔負起升級防禦系統的重任。

丹麥警方在機場附近部署了偵測無人機的技術
本周,丹麥機場多次目擊無人機,造成混亂圖片來源: Steven Knap/Ritzau Scanpix/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 本周,位於丹麥北部的奧爾堡 (Aalborg) 機場因無人機入侵空域而被迫關閉,這是近期歐洲一系列機場因設備入侵而中斷營運的又一起事件。

據報導,在丹麥的埃斯比約 (Esbjerg)、桑德堡 (Sonderborg) 和斯克呂德斯特魯普 (Skrydstrup) 等機場也發現了無人機。其中,斯克呂德斯特魯普機場和奧爾堡機場同時被丹麥皇家空軍使用。本周早些時候,無人機事件也導致該國首都哥本哈根的機場航班營運暫停。

丹麥國防部長特羅爾斯‧隆德‧波爾森 (Troels Lund Poulsen) 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切跡象表明這是一次專業行為者的行動」,並補充道:「這看起來絕非巧合,而是系統性的。我將其定義為一場混合攻擊。」

雖然警方仍在調查,但丹麥司法部長彼得‧胡默爾加德 (Peter Hummelgaard) 表示,他「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幕後黑手」。

儘管丹麥事件尚未確認與俄羅斯有關,但近期無人機對歐洲空域的入侵,已促使北約採取行動。為應對9月初俄羅斯無人機進入波蘭空域的事件,北約秘書長呂特宣佈,聯盟將啟動一項新的「東方哨兵」(Eastern Sentry)行動,以保護其東翼。

丹麥是最新一批發現無人機難以識別和控制的國家。對於機場來說,應對無人機入侵所面臨的挑戰,與北約或歐盟通常面對的挑戰截然不同。

俄烏戰爭中 使用了大量包括大疆在內的民用無人機圖片來源: Sofiia Bobok/AA/picture alliance

技術普及與法律滯後:機場的困境

無人機或某些無人作戰飛行器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就被軍方廣泛使用,如今已成為現代戰爭,特別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的一個特色。但安全公司Drone Defenc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吉爾 (Richard Gill) 表示,這項技術在商業市場也迅速發展。

他告訴德國之聲:「無人機更容易獲得和使用。價格點也在持續下降。人們現在可以在自家花園棚屋裡做的事情,在10或15年前需要先進的軍事能力才能做到。」

歐洲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Hybrid CoE)的尤卡‧薩沃萊寧 (Jukka Savolainen) 告訴德國之聲:「丹麥的事件再次表明,無人機在機場上空飛行會導致空中交通暫停。航空安全不容許任何風險。」

這一先例,此前已導致紐約、倫敦、杜拜和法蘭克福等全球各地機場關閉。這意味著心懷不軌的人可以造成嚴重干擾。而無人機易於獲得的特性也意味著,如果業餘愛好者在飛行中迷失方向,他們也很容易導致機場關閉。

如果戰爭來襲 北約準備好了嗎?

28:1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安全擔憂:擊落無人機的代價

在戰爭中,無人機被擊落是常事。然而,儘管安全機構可能有懷疑,但通常不可能遠距離確定無人機是軍事用途還是民用娛樂用途。即便能夠確定,也存在重大的安全擔憂。

薩沃萊寧指出:「用動能彈藥擊中無人機並非易事,因此必須發射大量彈藥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命中概率。」他補充說:「即使你擊中了目標,絕大多數彈藥在發射後也會掉落。因此,除非無人機被視為直接且危險的威脅,否則我不建議在人口稠密地區射擊。」

鑑於難以遠距離評估威脅,且機場通常靠近建築區,附帶損害的風險以及擊落無人機的成本,使得這一行動幾乎不可能實現。吉爾補充說,鑑於無人機發展速度之快,立法存在滯後,使得機場處於弱勢地位。

他問道:「並非所有機場都擁有高效準確的偵測系統。因此,我們通常依賴地面人員、安保人員或工作人員報告目擊情況。然後,如果你要擊落它們,你該如何應對?誰來執行射擊任務?」商業機場目前沒有擊落無人機的法律依據。

AI、無人機、網路戰:現代戰爭是一場科技較量

03:4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防禦措施與「無人機牆」的建立

與軍用或軍民兩用空軍基地不同,純粹的商業機場,特別是那些資源並不充足的國際樞紐,並沒有太多工具可用。通過無線電頻率、影片傳輸、雷達或安全攝影頭識別無人機,是機場可採取的預防措施之一,但即使識別出來,阻止它們仍然是一個挑戰。

因此,暫停機場的營運雖然是一種極端措施,但往往確是各大機場首要的應對方式。

升級機場防禦系統是一項成本高昂的業務,並且可能需要不斷升級。瑞安航空(Ryanair)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奧利裡 (Michael O'Leary) 建議,政府應該為這個他稱之為「惱人」的問題買單。「這是一個國家政府的安全問題。這不是你應該要求機場來做的事情,」他說。

歐盟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種說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9月10日表示,歐洲必須「建造一堵無人機牆」,以遏制無人機進一步入侵主權空域的威脅。

這個被稱為「東方側翼觀察」(Eastern Flank Watch)的「無人機牆」是一個合作項目,涉及波蘭、芬蘭、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旨在加強歐盟東部邊境的防禦。它將使用機場的類似措施,但至關重要的是,它也可能能夠擊落構成威脅的無人機,儘管細節很少。據報導,它的每次使用成本也將比目前主要為針對傳統載人飛機和導彈設計的防空系統便宜得多。

馮德萊恩談到這項計劃時表示:「這不是一個抽象的雄心勃勃的項目。它是一種可信賴的防禦基石。」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