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阿盟觀察員的使命面臨失敗

2012年1月4日

自上周開始,阿拉伯聯盟向敘利亞派遣了約100名觀察員。其任務是制止敘利亞的流血衝突。但是現在看來,阿拉伯聯盟的這一和平使命面臨失敗的危險。

epa03046146 A handout picture released by Syrian Arab news agency SANA, shows Arab League observers in orange jackets upon their arrival to check wounded people in the national hospital in Daraa southern Syria 31 December 2011. According to media reports on 31 December, Arab League peace observers, inspecting hotspots across Syria, have called on the government to remove 'immediately' snipers from rooftops of buildings. The observers are in Syria to verify the government's compliance with an Arab League peace plan, which includes removing military hardware from civilian areas and releasing detainees from prisons. More than 5,000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in the Syrian government's crackdown on a pro-democracy uprising since it started in mid-March,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EPA/SANA HANDOUT HANDOUT EDITORIAL USE ONLY/NO SALES +++(c) dpa - Bildfunk+++
抵達敘利亞的觀察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阿拉伯聯盟持續受到指責。敘利亞政權繼續採取暴力手段鎮壓反對派。叛逃士兵也繼續襲擊政府軍。

對敘利亞政府故意欺騙阿拉伯觀察員的指責越來越多。政府軍的坦克已經從軍用藍色迷彩改為警車的顏色,士兵也換穿上警服,地名被改寫 - 總之,為製造撤離軍隊的假象,矇蔽阿拉伯聯盟的觀察員,敘利亞當局想盡了一切辦法和手段。

影片顯示,身穿黃色背心的觀察員站在距離裝甲車幾米遠的地方。由於敘利亞政權拒絕履行觀察員應由外國記者陪同的義務,因此這一影片的真假與否難以查對。

對觀察員的不同評判

敘利亞的局勢仍然混亂,由於各方均從各自角度來看待阿拉伯聯盟觀察員的工作,因此做出的評判也各不相同。敘利亞和平抵抗運動認為阿拉伯聯盟的工作不專業。敘利亞政權對觀察員小組控制很嚴,其行動自由受到限制。反對派陣營的納哈爾(Hazem Nahar)說:"阿拉伯聯盟的人應該得到國際專家的支持。他們有更多的經驗。而現在的觀察員小組就沒有給人留下這樣的第一印象。"

反對派還對觀察員的可靠性提出批評。他們指責觀察員們不遵守約定的時間,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和缺乏必要的裝備。如有些人沒有帶相機甚至連寫字的筆也不帶。由於觀察員辦事處設在國家安全力量嚴密警衛的區域,希望陳述情況的居民很難進入觀察員的辦公室。而觀察小組的成員因害怕遭到狙擊手的襲擊,常常拒絕前往一些街區察看局勢。
 

自己解決"家庭"內部問題


在中東問題專家凱謝辛(Joseph Kechechian)看來,阿拉伯觀察員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他們想在國際社會進行干預之前,利用也許是最後的一次機會來自己解決"家庭"內部的問題。

但也有人對阿拉伯觀察員表示支持。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主席加利昂(Burhan Ghaliun)就認為,即便觀察員小組沒有達到其結束暴力的目的,他們的到來也是必要的。他們無論在政治,道義和心理上都發揮了聲援的作用。

據敘利亞反對派公佈的消息,自從觀察家小組進入敘利亞以來,共有數百名敘利亞人被叛逃士兵打死,其中包括平民百姓和士兵。在爆發反對阿薩德政權的起義運動9個月之後,抵抗運動日益分裂,難以就行動計劃達成統一意見。阿拉伯聯盟將在周六公佈落實觀察使命以來的首份報告。敘利亞的內戰,使阿拉伯聯盟的觀察員使命面臨著失去說服力的危險。

 

作者:Ulrich Leidholdt 編譯:李京慧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