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限制武器貿易維護人權

2012年7月1日

它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殺傷武器:機關槍和手槍每天都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進行著殺戮。如今,一部以限制輕型武器為目標的國際新協議有望問世。

A soldier of South Sudan's SPLA army holds his rifle near an oil field in Unity State April 22, 2012. REUTERS/Goran Tomasevic (SOUTH SUDAN - Tags: MILITARY CIVIL UNREST) Die Sudanesische Volksbefreiungsbewegung (englisch Sudan People』s Liberation Movement, abgekürzt SPLM; arabisch ‏الحركة الشعبية لتحرير السودان‎) ist eine politische Partei und ehemalige Widerstandsbewegung im Sudan und im Südsudan.
Sudan Soldaten SPLA Sudanesische Volksbefreiungsbewegung圖片來源: Reuters

全球目前一共有將近9億支輕型武器,平攤到世界人口上,相當於每8個人就擁有一支槍,包括兒童。雖然機關槍和手槍的殺傷力遠遠不及核武器和導彈,但是由於發出的子彈不計其數,所以它們才是真正的大規模殺傷武器。7月2日,聯合國將在紐約就設立輕型武器的貿易限制開始進行談判。各國雖有望達成共識,但仍有個別國家不希望自己的軍火生意受到影響。

平均每年都有超過60億美元的財富轉化成為坦克和槍枝。這些武器主要來自美國、印度、英國、巴西、法國、墨西哥、德國和南非,當然也來自俄羅斯與中國。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是所有輕型武器中的"殺戮之王"。其中AK-47型號步槍甚至還被畫到了莫桑比克的國旗上,而且在非洲,人們甚至會給男孩子取名叫"卡拉什"。對於原產地俄羅斯來說,這種步槍當然是一筆招牌生意。然而,研究顯示:每年有20萬到40萬人死在輕型武器的槍口下。

著名的AK-47步槍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united archives

武器在誰的手裡是關鍵

"侵害人權的行為往往是通過常規武器進行的,比如坦克和手榴彈,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手槍和步槍",國際特赦組織的史匹斯(Katharina Spieß)表示。她還將代表該人權組織參與聯合國在紐約關於限制武器貿易的談判。"這並不是裁減軍備的問題,關鍵在於控制。武器貿易本身並不是什麼罪行。但是當武器落入錯誤的人手中,就會導致悲劇上演。"史匹斯提到了蘇丹為例,還有俄羅斯向敘利亞輸送武器:"不管你信不信,這些武器買賣都是合法的。"

國際特赦組織、樂施會(Oxfam)等其他組織希望這條"黃金規則"能夠成為全世界遵守的義務,那就是:"只要存在武器可能被用於侵害人權目的的危險,那麼就應該禁止這一武器貿易。"此外,還應該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以保證這些規則不會成為一紙空文。類似的規則其實早已在歐盟內部實行,但是最大的軍火商並不在歐洲。雖然德國的武器銷售額也高達數十億以上,但是專家認為,向北約盟國出售一艘軍艦和向一個非洲軍閥出售數千支卡拉什尼科夫步槍相比,這兩種軍火貿易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不久前,德國向以色列出售潛艇的決定引起爭議。自從伊朗核爭議升級,德黑蘭以封鎖石油運輸命脈霍爾木茲海峽相要挾之後,以色列就多次發出要軍事打擊伊朗的威脅。在這一背景下,德國堅持對以軍售的做法引起了德國知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批評,他發表了一首詩對此予以抨擊,結果自己也成為輿論爭議的眾矢之的。

各國締結一部監督協議的希望是有的。樂施會的林德納(Robert Lindner)指出:"問題不在於要不要,而是怎樣制定規則。也可能最後各國只在最微弱的聲明上達成一致。"一些國家雖然原則上支持協議的簽署,但是反對任何有可能限制主權的條款。

沙烏地雖非民主國家,但德國豹式坦克仍一再出售該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歐洲本來就有武器貿易限制

林德納認為,即使最終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參與,這部協議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比如禁止地雷的國際公約,雖然最大的地雷生產國都沒有簽署,但這部協議仍然幫助減少了全球的地雷使用。

不過,德國軍備專家克勞澤(Joachim Krause)則抱有更大的懷疑。這位基爾大學的教授指出:"假如最大的幾個軍火貿易國家不參加,一部協議可能也會問世。但具體的效力就非常有限了。"他認為,最後的結果可能無非就是,遵守一些特定準則的國家數量會增多。而對於德國來說,這部協議並不會帶來多大改變:"德國本來就是最遵守紀律的國家之一。如果這部協議問世,最終也就是將那些原本已經適用於歐洲的標準變成國際性約束條款而已。"

來源:德新社 編譯:雨涵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