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陳游標亮「土豪名片」

2014年1月9日

如果說中國商人陳游標試圖購買《紐約時報》的舉動能有任何實質性結果的話,那就是他個人在西方媒體中確實引起了一些關注。記者們都在問,這個傢伙究竟是何方神聖?

China Chen Guangbiao 30.01.2013
陳游標處世一向標新立異,出人意料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名片是介紹身份的一個重要工具,而疑似陳游標的中英文名片圖片近日在網路瘋傳。其中文頭銜包括"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十大好人"和"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等等,而英文頭銜中更有 "most charistmatic philanthropist of China"(中國最具魅力慈善家) 和"most influential person in China"(中國最具影響力人物),而且以上兩頭銜均沒有"之一"。

網上流傳的「疑似」陳游標名片圖片來源: news.sina.com.cn

"古怪的中國富豪"

如此"重量級土豪名片"自然讓少見多怪的美國記者們吃驚不小。新聞網站Quartz的記者就此撰文,標題就是"陳游標的可笑名片讓人聯想起中國人為何不信任慈善家"。文章中提到,古怪的中國富豪陳游標這次憑借其名片而招致國際輿論的嘲笑,而中國社群網站上也不乏對他冷嘲熱諷的聲音。"一位中國部落格作者將陳游標與剛剛去世的香港媒體大亨邵逸夫相比,指出兩者對照可以看出真慈善和假慈善的區別。邵逸夫在中國大陸慷慨捐資修建了許多醫院和學校,而陳游標留給這個世界的只是一堆噪音和噱頭。"

"高調慈善行為在中國名聲不佳。根據去年的一份政府報告,該國三分之一的註册慈善機構都不符合國際透明標準。中國紅十字會很丟人地濫用2008年四川地震捐款,最近中國媒體又質疑演員李亞鵬從一個救治唇顎裂兒童的基金中獲益。"

新聞網站Quartz的相關文章中也提到了中國媒體對於陳游標涉嫌"假捐"的報導,並進而指出"就此而言,有人表示陳游標只關心自己的形象-他的慈善行為包括招募地震災民工作、給村民獻金以及最近為燒傷者支付整容手術。正如我們所報導的那樣,陳游標出名之後他的廢物回收生意才開始贏得政府的豐厚合同。也許陳應該全神貫注於他名片上的另一個頭銜:'中國第一流的環境保護拆卸專家(China's Foremost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Demolition Expert)'。"

陳游標要「重塑《紐約時報》的真實性和影響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破壞王"為何不買中國媒體?

無獨有偶,美國《時代周刊》(Times)也使用了陳游標這個頭銜來做標題:"中國的拆卸王:我買《紐約時報》是認真的。"

文章開頭第一句便是:"他不是開玩笑的。中國廢料回收巨頭陳游標希望世界知道,他並非是一場瞎胡鬧。"此後,作者引述了陳游標發表在《環球時報》上的"名言":"只要價錢合適,沒有什麼不能買到",並進而提出這樣的問題:"許多中國人都感到奇怪的是,陳游標為何不關注一家(中國)本地出版物,而非要購買西方媒體。所有中國媒體都受到國家審查機構的鉗制,並經常得到政府宣傳機構關於報導禁區的指令。還有一些類似《環球時報》的媒體則為了最大化其國際影響而登載往往帶有好鬥情緒的愛國主義文章。一位名為袁國寶的中國記者在其微博上寫:'陳游標聲稱他要收購紐約時報,增強這份報紙的客觀性,重塑其真實性和影響力。如果真是出於這個理由的話,收購《環球時報》會是一個更好的主意吧?' "

承揽三藩市大橋業務 陳游標回歸主題?

收購《紐約時報》一事顯然擱淺,而陳游標就此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周二(1月7日)在紐約採訪陳游標,此後發表的文章中寫道:"陳游標表示他原計劃在1月5日與《紐約時報》的'一小部分'股東舉行會議。這些人是通過一個美籍華人朋友引薦的,此人據稱還願意從高層協調這筆收購。但陳游標表示,會議最終取消,理由是他提前宣佈消息的做法,以及媒體對此產生的巨大關注惹惱了那位朋友和股東們。"

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陳游標的下一個「拆卸」目標?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不過,收購《紐時》不成的陳游標並沒有閒下來,根據《富比世》的報導,他又將目光瞄準了老本行:拆卸工程和廢料回收。"陳游標依靠在中國回收建築材料和肥料贏得財富。他表示他現在正關注價值2億4000萬美元、陳舊不堪的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東段,1989年地震導致該部分受損,最近已經被一座新的懸索橋所代替。兩家加州的公司已經獲得了一份總額約9000萬美元的合同,剩下的兩份合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招標……陳游標表示,儘管他計劃在今後幾天前往三藩市,但還沒有與加州政府取得聯繫。"

綜合報導:石濤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