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雅典辦奧運是賠本買賣?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8月10日

運動盛事常被看作東道主的搖錢樹。可也有人說,別指望公家腰包能鼓得起來。因為服務行業業主們眉開眼笑數鈔票,公共財政卻得大出血。希臘是這樣,北京呢?

雅典奧運前試運行的有軌電車圖片來源: AP

「希臘將不負眾望,就像在歐洲盃上一樣出色!」最近,當眾多批評者懷疑奧運場館能否如期落成時,雅典市長朵拉.佳妮自信地回應道。而對奧運盛事為該國財政捅出的大窟窿,這位希臘首都的女市長卻諱莫入深。

據估計,舉辦奧運需要近80億歐元,這超出希臘國內生產總值的5%。政府把其中60億投入到運動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中,15億多則用於安全防護措施。有消息指,五月新獲選的政府手頭僅有50億歐元。

用這點錢來實現運轉或許只是個幻想。在準備期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願望已然落空。2004年旅遊人數甚至於比上一年減少5%,並且530萬張門票事實上迄今僅售出了一半。官方竭盡全力製造樂觀跡象也無濟於事。和當年的雪梨一樣,來訪者往往等賽事開始後才會如潮湧入。所以人們預計,到2011年會有45萬旅遊者,那時才可能為瀕臨崩潰的公共財政帶來每年超過9億歐元的收入。

不過,奧運會至少讓希臘經濟變得景氣,特別是建築行業。希臘的經濟增長率一直是4.3%,財政部長今年的預測由4%降為3.7%。而自1997年獲得舉辦權到2003年,建築業的年收益翻了一番多,從63億歐元攀升到137億歐元。但奧運會前盛傳這樣的謠言:建築行業13萬5千工作人員裡,到年底將有3萬5千大軍不幸失業。

最近,經過長期研究,德國緬因茲的運動經濟學家霍格.普若斯為東道國主辦奧運會找到了值得樂觀的理由。

「國際盛事比如奧運會能使金錢滾滾湧入當地,遊客不僅在比賽期間紛至沓來,而且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明顯改善。」

最好的例子是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從奧運會中它可謂獲益多多。這種推動力甚至於延續了12到15年。不少長期停留在考量階段的項目,如有軌電車、地鐵等都得以迅速上馬。因此慕尼黑由一座中等城市成長為如今響當當的國際大都市。人們有效結合對奧運的投資,有力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而亞特蘭大、洛杉磯、雅典這些曾經和現在的東道主也都毫不例外地在主辦奧運的過程中茁壯成長。「新建的雅典飛機場,可謂為希臘雪中送炭;地鐵線路乃至整個公共交通網路也得到極大改善;不少希臘人這才注意到,過去當地交通網路仍然密集度有限。所以作為奧運東道主,雅典是幸運的。」

教授還指出,奧運更為東道國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無形價值。就像雪梨,東道主的國際形象提升了。這意味著,更多的人想去參觀遊玩;企業和企業主也有了設立分支機構或把康采恩轉移過去的意向。

」人們經常錯誤地以為,旅遊者無非是想看看運動場館。事實並非如此,雪梨也成為集趣味、娛樂、友情於一身的象徵。「在比賽過程中,我就打心底裡接納了那個國家,那是我所嚮往的樂土,人們紛紛前往,目的不是參觀運動場館。」霍格.普若斯教授強調說。

繼雅典之後,世界聚焦亞洲。北京作為2008年奧運會的承辦者,下決心讓奧運更為輝煌,當然奧運也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助跑器。「中國人不打算使用像雅典人那樣回歸古代的創意,他們只想以現代化的國家形象向世界展示自己。而這一規模空前的盛會,中國人將用較低的建設經費去完成。我們將拭目以待。」教授表示看好北京奧運。〔文卿綜述〕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