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霧霾之國與黃金時代的終結

2014年5月30日

中國宣佈在年底前淘汰數百萬輛老舊汽車,以整治大氣污染問題。《南德意志報》認為,該政策能帶來的成效有限,中國必須更有效利用能源。

Smog in Shanghai
圖片來源: ChinaFotoPress/ChinaFotoPress via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了整治大氣污染問題,中國宣佈2014年底前淘汰600萬輛黃標車及老舊車輛,禁止此類汽車上路。《南德意志報》周五在經濟欄目中寫道,此一政策能帶來的成效有限:

"這項禁令無法解決問題。中國每年增加逾2000萬輛車,而且趨勢仍在上升。禁止數百萬輛製造嚴重環境污染車輛固然是好事,但這不過是迎合大眾的表面功夫。對抗大氣污染需要完全不同的手段,例如有效利用能源。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多年來也是排放此類氣體最肆無忌憚的國家。而中國政府則辯稱,其人均排放量相當低。雖然有許多能解決問題的機會,但中國在過去幾年內並未及時把握,因為經濟增長排在第一順位。"

"唯一的出路是:中國各城市必須盡快強化技術,更大範圍地有效使用能源。建築隔熱、冷卻系統、有效率的電路--這一切都毫無疑問可行。中國已經掌握了技術。但要付諸實踐勢必得付出可觀的代價。"

"中國共產黨幹部緩慢地意識到大量節約能源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2011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發展計劃,涵蓋發展城鎮化、經濟增長、資源利用及環境保護。但距離這個樂觀目標還相當遙遠。"

"北京的五年計劃中,在節省能源方面還遠遠落後目標。時間越來越緊迫,不僅是因為國家制定的目標可能無法達成,也因為過去30年超速增長時過度開發環境,造成的後果如今越發明顯。大面積的河流、湖泊、地下水和耕地囤積毒素。人民愈發憤怒,要求(政府)拿出解決之道。每一天,各地政府都面臨數十樁針對環境問題的抗議活動。"

"中國從來不缺少各種雄心勃勃的計劃。如何付諸實行才是最大的挑戰。因為要解決問題,必須齊心協力:國企及其各種利益、私營經濟領域、消費者和不同派別的政治陣營。"


可持續發展顧問公司德索美(Drees & Sommer)的馬可‧阿卜杜拉(Marco Abdallah)認為,通過正確宣傳手法,便能引發人們對於更高效技術的興趣,而價格才是許多良好構思和概念失敗的原因,因為投資者往往只重視短期利益。

中國宣佈2014年底前淘汰600萬輛黃標車及老舊車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文章最後寫道:"總括來說,要使全國上下通力合作更為困難。如果成功,對於中國和世界而言都是好事。然而,這並不代表人們便可高枕無憂。阿卜杜拉表示:'節省能源的措施能減緩排放的增加,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仍然無法遏止排放。'"

"黃金時代"終結?

根據歐盟商會的最新研究,中國對外國企業仍充滿吸引力,但是在當地經商變得愈發困難。《法蘭克福匯報》指出,中國過去是外國投資者趨之若鶩的投資市場,如今情況出現轉變,其經濟增速放緩,外資面臨生產成本增加,市場準入限制以及當地企業的競爭。

"雖然北京的新領導層推動進一步的開放、允許市場競爭、減少繁瑣規定和國家干涉,但許多外資經歷的現實情況卻完全相反。(歐盟商會)在報告中評價道:'將國營企業視為主要競爭者的歐洲公司比例正在上升。'"

文章指出,歐洲企業對於中國網路安全的擔憂也正增加。80%的受訪者對此存在憂慮。許多人注意到,中國的網路審查增加或網路速度下降。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表示,中國的經商條件變得嚴苛,與此同時,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擴張速度正在冷卻。'半數的歐洲企業認為,國際康采恩在中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摘編:張筠青

責編:樂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