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非洲大地上的中國變色龍與「勢」俱進

2011年4月24日

隨著中國在非洲這片充滿衝突的土地上的投資越來越多,它漸漸的不再奉行其傳統的不干預其他國家內政的外交政策,而採取一種隨機應變的策略。現在非洲需要平衡中國和其他一些當地投資國之間的利益,其中包括印度。

中國與非洲的關係從「不干涉內政」發展到「隨機應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1955年以來,中國一直聲稱採取不干預的外交政策,不願意參與到其他國家的外交政治事務中,而更願意將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經濟利益上。但隨著中國最近幾年在經濟上的飛速擴張,它已經擴大其視野,所邁出的步伐放到50年代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蘇丹普世教會論壇(Sudan Ecumenical Forum)的彼得(Marina Peter)說,中國現在已經是非洲最活躍的投資者之一。許多非洲人更喜歡和中國人做生意,因為他們在此過程中不會提出任何附加條件。"中國和所有非洲國家都有聯繫。從全球範圍來講,它已經是一個投資大國,它在非洲大陸的投資就更是如此。中國在所有的非洲國家都非常活躍,在那裡從事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

殖民主義入侵、種族衝突和內戰已經使得非洲大陸傷痕纍纍。而它同時還要與貧困、飢荒、腐敗以及體制問題作鬥爭。從中國在新世紀伊始加大在非洲的投資以來,經歷了這一動亂地區內所固有的一系列安全問題。

巨大的安全問題

儘管中國公司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額巨大,它們也無法擺脫成為一系列暴力活動的受害者。比如2004年,多名中國勞工在蘇丹遭綁架。2006年到07年之間,在奈及利亞、贊比亞和衣索比亞也曾遭受多次襲擊,數名中國籍勞工因此喪命。

布魯塞爾現代中國研究所的霍爾斯拉格(Jonathan Holslag)相信,面對非洲諸多國家充滿暴力的不穩定局面,中國不得不改變其在非洲奉行的不干預路線。在他一篇名為"中國在非洲政局不穩中的反應"的文章中,霍爾斯拉格關注了中國在五個非洲國家的做法。(中非共和國、毛裡塔尼亞、幾內亞、馬達加斯加和尼日爾)這五個國家在2003年到2010年期間都曾遭遇軍事政變。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可以與任何當權者合作,更多的採取"隨機應變"的策略以保護自身的經濟利益。

中國重新審視舊策略

霍爾斯拉格認為,隨著中國和非洲大陸的合作愈發深入,它將重新審視自己傳統的不干預政策。因為"現在,非洲大陸的諸多不穩定因素正在對中國首推的不干預政策發起挑戰。我覺得,中國政府仍然認為,他們現在不能馬上走回頭路,去督促非洲國家的地方政府為其提供安全上的保障。但是他們在這方面已經開始顯得愈發靈活。這也是北京政府在過去幾年中發展迅速的領域,它已經向許多非洲國家提供更多的支持,這些支持體現在外交政策方面,但也體現在軍事方面。"

許多人權組織就此提出批評,稱中國企業這種和任何當權者,無論他獨裁還是軍統,都可以做生意的做法實際上會時常破壞保護普世人權的努力。但霍爾斯拉格稱,許多中國官員都懷疑西方國家,比如美國是否真正將人道主義放在經濟利益之上。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認為西方的許多自由主義政策並不有效。其中首要的論據就是許多中國人已經觀察到,西方國家經常奉行雙重標準,在他們能夠看到經濟利益的國家對當地踐踏人權的暴力和壓迫卻視而不見。"

中國和印度共爭影響力

霍爾斯拉格指出,中國非洲戰略的特點是盡量不與其它國家發生衝突,比如和美國以及印度。如果中國對印度造成威脅,那後者可能就會向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設立的港口施加壓力。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學學院的勞倫斯‧薩伊茲博士(Dr. Lawrence Sáez)認為,相對於中國來說,印度在非洲大陸上的許多地區還是一個較新的角色,但是印度現在看起來似乎已經擁有了一些自身優勢。"中國在非洲的部署是建立在一種准新殖民主義的基礎上,所以印度現在的做法就是說,你看,我們和中國不同。我們願意讓本地人直接參與經營我們的當地項目。"

中國和印度都想不斷擴大自身在非洲的影響力,就此霍爾斯拉格認為,中國的做法是幫助建立穩固的基礎設施並促進經濟發展。以此希望幫助非洲解決社會和經濟發展都不穩定的問題,從而為實現和平與繁榮鋪平道路。

作者:Sarah Berning 編譯:任琛

責編:Adrienne Woltersdorf / 敏芬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