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颱風"梅花"15日凌晨在上海奉賢沿海登陸。據上海市氣象部門稱,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並帶來超強暴雨。
央視新聞報導,僅15日早晨,上海市消防救援部門就出動了兩百多次,處理排水、滅火、救險等情況。
據上海市防汛辦的數字,上海全市共計轉移人員42.6萬人,其中轉移人數最多為浦東新區,為14.7萬人。另外在臨近的浙江省,有120萬人被疏散、安置到臨時住所。
暴雨造成長江三角洲一些地方被淹,並導致交通中斷。在颱風登陸前的周三,上海就取消了所有飛機航班。
氣象部門資料顯示,1949年至今共有10個颱風登陸上海,"梅花"登陸時強度最強。
上海港和寧波港周三也因大風而關閉一天,這兩個港口分別是全球吞吐量排名第一和第三大的貨櫃港口。
颱風在杭州灣掀起巨浪,暴雨在浙江寧海引發了一次山體滑坡,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周四上午,"梅花"已移出上海,上海中心氣象台將颱風橙色預警訊號調整為颱風藍色預警訊號。颱風強度逐漸減弱,穿過江蘇和山東,16日白天移入渤海,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
氣象部門稱,"梅花"是今年第4個登陸中國的颱風。就在上周,強颱風"軒嵐諾"(Hinnamnoor)侵襲上海和周邊地區,造成上海輪渡停擺,浙江省部分地區學校停課。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本月發布的一分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全球颶風和颱風等熱帶風暴的發生次數明顯增加,研究人員認為,受氣候變化的影響,熱帶風暴的強度和頻率都將有所增加。
德國漢堡舉行的年度極端氣候大會上,氣象學家和氣候研究人員一致認為,人類活動是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的原因,必須對此有所作為。
圖片來源: Fotolia/Daniel Loretto 9月初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登陸的颶風奧拉夫是一種正常的天氣現象。但隨著氣候變化全面展開,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愈加頻繁。極端天氣大會的組織者與德國氣象局、氣象學會和亥姆霍茲氣候研究所一起,公佈了有關基本事實。
圖片來源: NOAA/NESDIS/STAR GOE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颶風尼古拉斯幾乎是和颶風奧拉夫同時襲擊了美國德克薩斯州附近的海岸。這不再是一個巧合。德國氣象學家和氣候研究人員言簡意賅地指出,氣候變化是真實而危險的。專家們一致認為,人類活動是氣候變化的根源,但我們仍然能夠為阻止氣候變化做些什麼。
圖片來源: Annie Rice/AP/picture alliance鑑於颶風和山火的威脅日益增大,美國總統拜登警告美國正面臨「紅色警報」。2020年,極端天氣事件給美國帶來了創紀錄的1000億美元的損失。「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警告我們,極端天氣將變得更加極端。我們現在正在即時經歷這一切。」
圖片來源: Fotolia/Daniel Loretto 熱帶風暴帶來大量雨水。今年夏天,中國也經歷了幾次強降雨。8月底,黃河上的小浪底大壩不得不開閘洩洪,以減少暴雨後水庫的壓力。
圖片來源: Jia Fangwen/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7月,中國河南遭遇強降水。衛輝等地居民被洪水圍困,不得不坐鏟車、橡皮艇等撤離市區。
圖片來源: Str/Getty Images/AFP德國萊法州和北威州7月也遭遇異常大的降雨量引發的洪水。圖中的舒爾德村座落在阿爾河邊,幾乎被完全摧毀。
圖片來源: Wolfgang Rattay/REUTERS 8月初,弗里德里希港附近的博登湖上突然出現龍捲風。 這樣景觀是在高溫、高濕、積雨雲厚重等因素作用下發生的,在博登湖上極為罕見。
圖片來源: Dr. Christoph Sommergruber/dpa/picture alliance6月底,一場罕見的龍捲風襲擊了捷克南摩拉維亞的Moravská Nová村。
圖片來源: Regionalbüro der Region Südmähren乾旱問題也因氣候變化而加劇。阿富汗今夏的極端乾旱,喀布爾河只剩下泥濘的細流。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說,阿富汗1400萬人,即三分之一人口正受到飢餓的威脅。
圖片來源: Ton Koene/VWPics/UIG/imago安哥拉南部的農民也因乾旱幾無收成。新教災難救助慈善會迪阿科尼估計,全世界有4100萬人受到飢餓的威脅,其中大部分是由於極端天氣造成的。戰爭和新冠疫情更加劇了食品供應危機。
圖片來源: Nelson Camuto/DW自2020年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片地區遭遇多次蝗災。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計,氣候變化導致蝗災蔓延到山區,這在以前並不多見。
圖片來源: Baz Ratner/REUTERS世界各地的森林火災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澳洲、俄羅斯、北美、地中海地區都未能倖免。希臘、土耳其和西班牙是今年的重災區。森林火災問題也是漢堡舉行的極端天氣大會討論的內容。
圖片來源: David Swanson/REUTERS
(法新社、中國氣象局、中國央視)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