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也有憂:新聞自由和民主

安露2007年7月1日

10年前英國交還香港主權時,對香港的前途不乏悲觀的預言。但這些預言大多並沒有變成現實:香港並沒有變成共產黨統治下的一個省,在與上海的競爭中也沒有喪失其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人仍享有言論自由。北京做出的維持香港社會制度50年不變的承諾大體上得到了遵守。儘管如此,回顧過去10年的香港,並不都是令人欣喜的變化。下面是德國之聲中文廣播記者撰寫的背景報導。

香港雅虎因師濤案受到廣泛批評圖片來源: AP

「這是一個非常中國化的城市,一個帶有英國特點的中國城市。沒有其他任何一個殖民地在回歸的時候象香港這麼富庶。」

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在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正式交接前一天這樣說。在共產黨的統治下,香港繼續保持經濟繁榮。亞洲金融危機和非典也只讓這座城市暫時失去了光彩。2006年香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8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在與上海的競爭中,香港這顆「東方明珠」也並未顯得遜色。如果說上海是中國大陸的金融中心,那麼「香港是中國對外的金融和貿易臂膀,比如去年香港在公司上市的規模方面超過了紐約股票交易所,排世界第二。2006年,中國16%的出口經過香港。」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施雷弗格特教授這樣說。香港還有一些其他中國城市望塵莫及的優勢,包括法制國家機構,獨立的司法和新聞自由。在大陸被噤聲的異議人士可以在香港發表文章。但這項自由也漸漸被摻入了水分。不久前香港記者協會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得出的結果令人吃驚:30%的受訪者承認,在工作中進行過自我審查。

記者協會大陸組的負責人張炳玲認為,香港的記者現在已經諳熟中央政府的禁忌話題,並依此調整了自己的新聞報導。新聞自由被打折扣的另一個原因是:「香港很多做報紙的老闆不是單單做報紙,還有其他很大的生意在大陸,如果要保住在大陸可以賺錢的生意更暢通,在香港的報紙雜誌這些可能比較小的生意就要服務於大陸的生意。另外香港一些媒體老闆在大陸體制裡有一席之地,比如人大,政協代表,所以媒體跟政府的關係很密切,使香港媒體慢慢丟失了獨立性。」

49歲的梁家傑投入了爭取維護香港獨立性,爭取全面民主的鬥爭。身為律師的梁家傑2007年春天創造了一個奇跡,他作為首位反對派候選人競選特區行政長官。香港歷史上首次出現選戰的場面。在由近8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中,梁家傑最終獲得了120多張支持票,而該委員會的大多數成員是北京政府選出的,他們把票投給了北京首肯的人選曾蔭權。

敗選的梁家傑坦然接受這一結果:「這一次我參選主要不是希望自己當選,而是希望能改變現在的選舉制度,使得下一次2012年香港人每人手中都有一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舉我們的行政長官。」

不過即使這一次的選舉中香港民眾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投票,梁家傑還是沒有獲勝的機會。民意調查顯示,如果舉行的是直選,這位民主派候選人也只能得到16%的選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施雷弗格特教授認為,原因在於,對許多香港市民來說,物質條件的改善比政治更重要,「他們可能認為曾蔭權是個更在行的經理。另外,港人也想同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這也很重要。我想,如果香港的經濟出了問題,那麼香港公民就會對政治表現出更強烈的興趣。我建議設立一個香港民主的房地產價格指數。房地產價格是香港經濟景氣的晴雨表,如果該價格下跌,那麼人們對民主的呼聲就會更高。」

對此中央政府會作何反應,尚不得而知。不過僅梁家傑參選這一事實就已令北京頗感受到挑釁,以至於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說出了硬話:中央授予香港多少權,特區就有多少權。不過北京也不會一味逆香港民意行事,以免危及響香港的穩定。畢竟一國兩制應成為兩岸未來統一的模式。

如果指責北京不願實行普選,拖延香港的民主進程,人們不禁要問,當初港英當局為何沒有引入普選制度呢?施雷弗格特教授說:「這確實是歷史的諷刺。現在我們期待中國共產黨在香港推行全面民主。而一向將自己表現為自由堡壘的英國其實是冷酷的宗主國。它以非民主的方式統治了香港150多年,直到將香港歸還中國已成定局之時,港府才急急忙忙給香港政體加進了一些民主的因素。這實在是有些虛偽。」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