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教育

香港回歸二十年 中英教育都滑坡

2017年6月26日

自97回歸之後,香港教育議題屢屢成為社會爭論焦點,甚至引爆政治風波。德國之聲走訪香港資深教育工作者、學生與家長們,回顧以上政策所釀成的風波,如何影響香港下一代。

Proteste gegen Patriotismus-Erziehung
2012年7月,香港「反國民教育」遊行圖片來源: DW/B. Feng

(德國之聲中文網)97回歸前的香港,由於受英國殖民統治,語文政策傾向"重英輕中",傳統以來,香港的英文中學 ( 以英文為授課語言 ) 要比中文中學 ( 以中文為授課言語 ) 更受青睞。回歸前後, 四百所中學之中,三百多所為英文中學,中文中學不到一百所。

97年主權移交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積極推行教育改革。特區政府著力推動母語教學,由於香港市民生活用語以粵語為主,因此母語教學以粵語授課。當年教育局解釋,推行母語教學的原因,是母語教學讓學生能在最少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掌握學科知識和高層次思維,更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信心,相比起英語教學下的課堂,母語教學能重拾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師生方面也因為使用了大家所熟悉的溝通媒介而令師生的關係變得融洽,課堂上的討論也變得熱烈。

釀成嚴重的"標籤效應"

1998年,教育局宣佈,規定只有經過挑選的100所中學可以用英語授課,其他中學由中學一年級開始,必須用粵語授課。政策被批評推行過急,考慮欠周詳,結果引致軒然大波。獲批准使用英文作教學語言的中學在這政策中彷彿成了名校或優等學校,釀成嚴重的"標籤效應",製造家長、學生一面倒追捧英中的浪潮。家長普遍以子女入讀英文中學為榮,而其他規定要用粵語授課的便成為次等學校。另一方面,這些英語學校也通常收取第一級 ( 按學生小五、小六年級成績表現分三個級別, 一級為最優秀 ), 二級以下的學生幾乎只能入讀中文學校。旨在加強粵語的母語教學反而變相進一步鞏固了英文中學的優越性。

為了令子女成功進入英文名校,香港家長各出奇謀,衍生出許多怪誕而奇特的現象,包括泡製大量"怪獸家長"( 虎媽) ,催促子女"贏在起跑線上",千方百計爭取入讀名牌幼兒園及小學,成為一級學生; 也有許多"孟母三遷"的故事:有經濟能力的家庭千方百計在英文學校附近置業,以增加子女被取錄的機會,因此帶動香港一些名校周邊的"校區房"地價更加高昂,區內是否有名校成為許多家長置業的首先考慮;有的家長不惜受浸洗禮 (為了入讀某些有宗教背景之名校中學);使原來的教育目標完全倒置。有的家長因子女不獲英文中學錄取,寧願送他們到國際學校就讀也不願送他們到中文中學。

英文中學=優越感

香港資深教育工作者、現任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員葉建源,曾任中學教師、校長以及大學講師,對教育政策改革尤為熟識。葉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母語教學變相進一步鞏固英文中學的優越性,入讀英文中學的學生有一股優越感,相反入讀中文中學的同學無形中產生自卑情緒,自我形象低落。葉建源批評稱,這種把學生"分等級"的情況令人心痛。

專業人士林慧芸的女兒在港島區內一所英文名校念初二。林告訴德國之聲,為了鋪墊女兒入讀名校英文中學,她在女兒一歲半時由新界區搬到名校林立的西半山區,斥資千萬港元在名校附近置業;為了令女兒能入順利入讀著名幼兒園, 她刻意只跟女兒以英文溝通。林慧芸坦言自己是典型的"怪獸家長",但強調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只有入讀好的中學才可以升上大學。

上品無寒門 門第分明

母語教學所造成的標籤效應,更催生教育門第。目前香港的中學主要分為四大種類:官立學校、資助中學、直資學校及私立學校,大部分的中學(約佔八成)屬於"資助中學"。簡單來說,官立和資助中學均提供免費中學教育,而直資和私立中學則收取學費。由於直資學校在收生方面及教學資上有較大的自主性,因此近年大部份的英文名校都紛紛轉為直資學校,每月學費由一千多元至八千元不等。由此形成一幅以下現象:中產階層或有經濟能力的子女就讀直資或國際學校;貧困或基層的家庭, 只能讓孩子入讀公立或政府津貼學校,擴大社會門第差距。

林慧芸公司同事陳女士的女兒今年念初一,在一間直資學校就讀, 每月繳交大約5千港元學費,陳坦言自己的收入尚算可觀,女兒學費仍然應付自如。然而,對一些低收入的家庭來說,入讀直資或國國際學校幾乎毫無希望, 就如她自己的弟弟,由於收入微簿,弟弟兒子只能入讀普通的公立中學。陳慨嘆這種"上品無寒門"的現象的確令窮人沒有翻身機會,坦言自已小時出身貧寒,但由於成績優異, 而入讀一間著名的英文中學 (今天已轉為直資中學),同學中有來自富貴家庭的,更多的是來自基層的,大家無分彼此,最後她考入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會計師。"我們那個時代仍然可以有這種躋身上流的機會,今天的香港,居然門第分明,禍源就是那個名校的'標籤效應'"。

中英文水準同樣下降

除了衍生"標籤效應"及門第現象,母語教學最令社會詬病的是,不但沒有令中文水準上升,而且英文水準同樣下降。2017年高考發榜,英語運用科及格率跌至12年新低,只達73.9%,較2004年母語教學前的高考下跌了5.5%。

葉建源向德國之聲分析,母語教學使中文中學的學生取得一定優勢,尤其是在初中時段,但他們卻在英語學習機會上受到一定的損失,而他們卻同時對自我的英語能力缺乏信心及在學習英語上欠缺動機及興趣,再加上標籤效應下,自我形像低落,因此整體語言的能力也下降,英文既學不好,中文能力也不見得有所提升。

事實,學生英語水準也出現兩極化,名校中學因為錄取的大都是優等生,加上資源、師資都較為優越,幾乎所有直資學校都有聘請外籍老師教授英文科,學生英語水準自然較高,相反一般以母語教學的學校就每況愈下,結果大多數學生英語有待改善。家庭環境亦起決定性作用,中產家長有資源幫助子女學好英文,但基層子女往往輸在起跑線。

另一方面,中學生的中文水準也強差人意。高考的中文科,因考獲等級3(即最低入讀大學要求)的比率一直只有約五成,故有"死亡之卷"之稱。不少學生對中文科不但不感興趣,還十分懼怕。今年剛剛往英國升讀大學的歐同學,儘管其他科目成績不俗,惟中文成績未能拿取得達標分數,無緣在香港入讀大學,唯有出國就讀。歐笑言自小對中文科完全提不起興取,感到中文非常深奧難懂。

葉建源指出, 香港學生中文水準的下降,與近年中文課程上的改革有莫大關係。由於教育局希望減少過往中文科過於背誦死記的方法,於是在課程上取消範文選讀,改以偏重閱讀理解及傳意技巧為主要學習內容。葉建源批評,中文變成"工具學科",學生不用閱讀一些經典的作品,而失去了對中文文化價值、倫理的思考,在缺乏一套傳承文化氛圍下,一味工具化學習, 自然難以培養興趣學習, 水準也難以提高。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