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欲推「國民教育」惹爭議
2011年5月6日香港特區教育局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本周四(5月5日)就此前廣受爭議的"德育與國民教育課程",開始徵求各中小學的意見。據該委員會主席李焯芬教授介紹,推廣這項課程,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態度,確立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及世界各范疇的社會認同。"
咨詢文件中建議,該課程應在小學一年級到中學六年級間推廣,課程不需設考試,每周設一至兩課時。文件中還指出,各學校可以自行調節課程內容,在當代國情及歷史國情課題中,教師可以就六四事件及其他政治敏感事件自由選材。
而文件出台後,香港有不少輿論擔心,在政治議題上,這門課程會變成"愛國洗腦課程",課程內容並非會由學校自由選材;而目前的徵求意見,不過是走個形式過個場。香港城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說:
"我們目前大部分的學校,都要依賴香港政府提供的經費。所以一般是不會對政府的政策說不的。"
鄭宇碩教授還擔心,現在當局許諾在敏感話題上可自由取材,只是爭取各學校支持的一個手段。而一旦課程開始推廣,教師在敏感話題上有多大的自由度,還是一個未知數。
公民教育應注重培養獨立批判精神
不過,鄭教授也指出,推動公民教育,大家總體上是認同的:
"本來,推動公民教育是大家都贊許的。而且在香港社會,重要的是希望中小學生能夠多關心時事,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在這個基礎上,也期望他們養成獨立批判的精神,這才是最重要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擔心國民教育會只強調中國發展的好的一方面,中國發展中不好的、應該批評的地方卻不談。"
鄭宇碩指出,民間不少知識分子都擔心,這類"愛國主義教育"會妨害青年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目前擔心,這所謂的'國民教育',事實上就是一種愛國教育,也是強調培養年輕一代對中國政府的認同,對中國發展的贊禮,而不是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精神。而真正推動有意義的公民教育,很多時候還有賴於有關老師的良心。 "
報導:文山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