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警察放寬招聘條件 不用居港七年可入職

2022年3月31日

近年招聘困難的香港警隊降低入職條件,意味著大量在港出生但長居中國內地的「雙非」人士可入伍,引發香港輿論關注,有意見質疑是「大換血」。

Hongkong Jahrestag des Massakers am Platz des Himmlischen Friedens
香港警隊薪酬近年不斷上升,但仍然遇到招聘困難圖片來源: Isaac Lawrence/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警務處周三(30日)宣佈,將於本周五(4月1日)起,取消警員、見習督察及輔警警員必須「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的入職規定,僅要求投考人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這意味著,在香港出生但長居中國內地的「雙非」人士,也可以加入警隊。

警務處人事部招募組警司陳純青表示,是次調整是與其他紀律部隊的入職要求看齊,「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他指過往一年招募組接獲的查詢中,有逾15%查詢是關於居留條件,數年來平均有30多人因未住滿7年而未能投考,他希望改例後能吸引更多人投考,包括長年在中國內地或海外讀書的港人,或在香港出生但年幼時已移居內地或海外人士回流。

被問及警隊爭取長居外地港人加入,是否因為他們未親歷社會事件、對警方觀感較本地青年正面,他回應指現今資訊發達,人在外地也可接收香港資訊,相信與此無關。他強調,警隊會維持招募標準,語言、學歷要求不變,申請人仍須通過中英文測試、用粵語面試及做英文筆試等,也要通過警察學院訓練,相信不會影響服務質素。

消息引起香港輿論廣泛關注,有香港網民質疑警隊不斷加薪,入職要求卻越來越低,認為「即是承認香港沒什麼人想做警察囉」、「原來拉低要求是保持競爭力」、「失業率這麼高都沒人想做警察」、「欠缺公信力和良心,人工多高一樣是缺人」。也有不少網民形容是「大換血」,諷刺指「好快武警改投港警」、「直接拼入深圳公安局算了吧」,擔心從內地來的人加入警隊「不識繁體字及文化背景不同,才是問題」。

「雙非人士」數以十萬計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24條,香港居民分成「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兩種,前者包含「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自2003年中國內地遊客赴港「自由行」開通,大量內地孕婦以旅行方式到香港生育,她們在港誕下的嬰兒俗稱「雙非兒童」,即在香港出生、父母雙方皆非香港居民。高峰期每年有超過3.5萬在港出生的「雙非兒童」,一度引起醫院產科床位荒。

時至今天,香港有數以十萬計「雙非人士」,他們享受永久性居民的權利和福利,但大部分在出生後隨父母返回內地居住,並沒有長期居留在港。

《星島日報》引述有退休警官稱,「雙非」兒童長大後可赴港定居及投考警隊,不少在港出生後長居海外及讀書的港人返港也可投考,這些青年的英語、普通話等語言水準平均比本地港人更佳,相信警隊能從中吸納更多精英。

《明報》引述立法會議員、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表示,《基本法》第99條列明公務人員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沒有要求居港年期,警方刪除該要求合理,預計可招募更多人才。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則指,警隊是執法隊伍,政府需確保其政治可靠性,如加上居港年期要求可減低該人受內地或其他地區控制的風險,現在刪除有關要求一方面是警察招募難,另一方面是港府不用再猜忌來自內地者。

香港警察曾長期有「亞洲最佳」的美譽,但2014年雨傘運動和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形象一落千丈圖片來源: Tyrone Siu/Reuters

基層警員起薪點2.6萬港元

據警務處警司陳純青透露,警隊目前有約5000個空缺,他承認有人手壓力,去年只招募了654名新人,包括170名見習督察及484名警員,分別佔目標的八成及三成。在2022至2023年度,招募目標為240名見習督察及1350名警員,但他預料在疫情、紀律部隊吸引力下降及人力資源市場痿縮的情況下,將較難達標。

香港警隊薪酬近年不斷上升,基層的員佐級警員入職起薪點加至26190港元,頂薪可達38365港元;督察入職薪酬為48500元,頂薪可達91615港元。對照之下,港人每月入息中位數隻有19600港元,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後平均月薪也只有約22166元。

另一方面,警方同時宣佈,投考者將要接受尿液驗毒測試。警方發言人稱,警隊十分重視人員誠信,誠信審核行動小組已於2020年底實施「自願驗毒計劃」。招募組警司陳純青也表示,新安排是為了加強誠信管理,「不是有什麼特殊情況」,他指過去5年只有6名警務人員涉毒品案被捕,而海外地區警隊的遴選也有驗毒程序。

(香港電台、明報、星島日報、HK01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