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三(2月26日),馬斯克頭戴一頂寫有「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黑色棒球帽,身穿印有「技術支持」(tech support)的T恤參加了川普 政府的首次內閣會議。他為聯邦政府效率部近來引發爭議的舉措進行了辯護。
馬斯克說自己只是扮演聯邦政府「謙遜的技術支持」的角色,並警告如果他削減政府開支的努力失敗,將面臨可怕的後果。「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美國就會破產」,馬斯克對聚集在會議室橢圓形大桌旁的內閣各部門負責人說。
川普则表示馬斯克的團隊已經發現了政府正在發生「可怕的事情」的證據。川普还稱讚馬斯克為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做出了很多犧牲」,並說「他也受到了打擊」。馬斯克則表示,他為精簡政府規模而做出的努力已經招致了死亡威脅。他還表示希望從聯邦預算中削減1兆美元的開支。
馬斯克參加了川普内閣的首次會議圖片來源: Brian Snyder/REUTERS 取消埃博拉預防項目是個「錯誤」 馬斯克為自己在上周末要求政府工作人員提交一周工作匯報 的舉動進行了辯護。此舉因國家安全和隱私問題而遭到了在場許多人的反對。馬斯克表示,這只是一次「脈搏檢測」(pulse check),以確保為政府工作的人有「一個脈搏和兩個神經元」,是確實存在的活人,「會寫郵件」,並補充說,這對工作人員來說「不是一個很高的標準」。
當一名記者問馬斯克是否有內閣成員對他不滿時,川普打斷了他們。「有人對埃隆(馬斯克)不滿意嗎?」川普问內閣成員。不少人開始笑。川普接著開玩笑說:「誰不滿意,我就把他轟出去」,引起會場內的掌聲。
馬斯克承認,他削減政府開支的努力也會「有失誤」。他舉例說,在大幅縮減美國國際開發署 的過程中,「我們無意中取消的其中一項是埃博拉預防項目。」但馬斯克堅稱,在資金恢復之前,「有關服務沒有中斷」。
但美國國際開發署一名官員周三對美聯社表示,根據總統‧川普1月20日宣佈的對外援助資金凍結令,該機構尚未發放任何資金用於應對埃博拉疫情、抗擊這種致命病毒傳播。
超級富豪破壞民主政治?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美聯社、路透社被拒之門外 根據美國政府對媒體報導的新政策,白宮周三拒絕路透社和美聯社等新聞機構的記者採訪首次內閣會議。被拒絕入場的包括一名美聯社攝影師和路透社、《赫芬頓郵報》和德國《每日鏡報》的記者。
周二,川普政府宣佈,今後白宮將決定哪些媒體可以在橢圓形辦公室等較小的空間報導總統的活動。而迄今為止,由白宮記者協會負責協調報導總統記者團的輪換。該協會當天發布聲明抗議這一新政。
美聯社、彭博社和路透社這三家傳統上常年參與白宮新聞採訪的通訊社周三發表聲明稱:「在一個民主國家,公眾能夠從獨立、自由的媒體獲取有關政府的新聞至關重要。」
延展閱讀:美聯社拒絕改用「美國灣」 記者遭川普拒於門外
本周一(1月20日)是川普重返白宮之日。他第二任期的「領導班子」正在逐漸成形。過去幾天,美國國會參議院已開啟對川普提名的內閣成員進行確認聽證。在他提名的內閣成員中,有不少人幾乎沒有或完全缺乏政治經驗。他們都是誰?又將承擔怎樣的重任? 圖片來源: AFP 去年11月,川普提名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華爾街日報》指出,如果該提名獲得確認,盧比奧將成為首位遭到北京方面制裁且被禁止前往中國的在任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被認為是美國參議院中堅定的反共派。2020年盧比奧先後兩次因新疆種族滅絕指控和香港反修例事件被中國制裁限制入境。上周三(1月15日)在參議院就接任國務卿進行聽證時他強調,美國必須改變自己,「否則不出10年,我們連看什麼電影都將由中國決定」。
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川普胜選後宣佈的第一位內閣人選就是他的競選團隊經理、67歲的威爾斯(Susie Wiles)。威爾斯從事政治幕僚工作多年,相當低調,甚少接受公開訪問。正如同許多政治明星的幕後推手,她故意避開鎂光燈,因此川普替她取了「冰姑娘」的綽號。但她的名聲響亮,很多人認為她有能力控制住以不受約束著稱的川普,讓他嚴格遵循競選行程。她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擔任白宮幕僚長的女性。
圖片來源: Andrew Harnik/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川普11月12日宣佈,他已經選擇了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兼退伍軍人赫塞斯(Pete Hegseth)擔任國防部長。數天後,赫格塞斯被曝2017年曾被控性侵一名共和黨女黨工。赫格斯否認受到性侵指控。其律師稱其沒有性侵,兩人當時是兩相情願,但證實赫格斯有針對這起事件支付對方封口費。赫塞斯曾為美國陸軍國民兵上尉,並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2012年參選明尼蘇達州參議員敗選後,在2014年加入福克斯新聞。過去曾批評北約盟國軟弱、落後,並稱中國正在打造一支「專門致力於擊敗美國」的軍隊。
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dpa/picture alliance 前佛州檢察長帕姆‧邦迪(Pam Bondi)將擔任司法部長 川普11月21日宣佈將提名前佛羅里達州檢察長帕姆‧邦迪(Pam Bondi)擔任司法部長。當天,川普的第一人選、前共和黨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因涉嫌性販運的指控,宣佈退出司法部長提名。現年59歲的邦迪曾於2011年至2019年擔任佛羅里達州的最高執法官員。她是川普的忠誠支持者。在川普首次彈劾審判期間,邦迪是他的律師之一。她還一直為川普声稱因廣泛的選民欺詐而輸掉2020年大選的言論辯護。
圖片來源: OLIVIER DOULIERY/AFP 川普11月22日提名億萬富翁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作為財政部長的候選人。62歲的貝森特是一名投資家、全球宏觀投資公司Key Square Group的創始人,曾擔任過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並在耶魯大學任教。川普宣布貝森特將著眼於解決外貿失衡、專注經濟增長並控制美國國債增長。貝森特曾讚揚川普对監管和現有國際貿易秩序持懷疑態度的經濟哲學。
圖片來源: Dominic Gwinn/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11月15日,川普宣布提名北達科他州州長道格‧伯格姆(Doug Burgum)擔任其就任總統後的內政部部長及新成立的美國國家能源委員會主席。68歲的伯格姆(圖正中)曾角逐2024年美國大選的共和黨黨內初選,後公開表示支持川普。內政部負責管理公共土地和礦產、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還履行美國政府對原住民的信託責任。作為新成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主席,伯古姆預計將與多個機構協調,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
圖片來源: 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川普11月19日提名其過渡團隊的負責人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擔任他上任後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是金融服務公司建達(Cantor Fitzgerald)的首席執行官,也是川普的盟友,曾被認為是財政部長的熱門人選。大選期間,盧特尼克曾表示支持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並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他還批評中國是美國境內芬太尼泛濫的根源。
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反疫苗、公衛陰謀論小羅伯特‧甘迺迪提名擔任衞生部長 川普11月14日宣佈將任命知名「反疫苗」、公共衞生陰謀派人士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為衞生部長,領導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川普称,他將讓美國衞生機構恢復最高標準的科學研究傳統,結束慢性病流行,「讓美國再次偉大和健康」。小羅伯特‧甘迺迪也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回應:「我期待與HHS的8萬多名員工合作......讓美國人再次成為地球上最健康的人」。小羅伯特‧甘迺迪被報導過去多次宣揚與科學家研究悖離的公衛理論,包括兒童疫苗導致自閉症,該說法已被證實為假資訊。新冠疫情期間,小羅伯特‧甘迺迪聲稱新冠疫苗會致命,還曾暗示新冠病毒本身「有種族針對性」,旨在傷害非裔和白人,不會傷害德系猶太人和中國人。
圖片來源: Thomas Machowicz/REUTERS 川普提名52歲的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 (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 所長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出任農業部長。其職權範圍包括農場和營養計劃、林業、家庭和農場貸款、食品安全、農村發展、農業研究、貿易等。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是一個右傾智庫,其工作人員與川普的競選團隊密切合作,幫助為新政府制定政策。在川普第一任期時,羅林斯曾擔任國內政策委員會的主席。
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picture alliance 川普提名原共和黨眾議員肖恩‧達菲(Sean Duffy)、福克斯新聞主持人擔任美國交通部長。川普誓言要推翻拜登政府促使汽車製造商生產更多電動汽車的車輛排放規則。達菲被認為在交通領域,尤其是在關鍵的海運行業缺乏相關經驗。
圖片來源: Susan Walsh/AP/picture alliance 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在美國大選舉行前至少向川普的團隊捐贈了1.19億美元,是川普竞選活動的主要資金來源。馬斯克被川普提名領導「政府效率部」。該機構更可能會是「提供來自政府外部的建議和指導」的一個咨詢委員會,而非一個實際的部門。它的目標是削減美國政府支出和精簡官僚機構。
圖片來源: Jim Watson/AFP 50歲的瓦爾茲(Mike Waltz)是美國政壇上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鷹派人物。他曾呼籲美國抵制2022年的北京冬季奧運,理由是中國未說清新冠疫情起源,以及中國對維吾爾人的迫害。瓦爾茲是川普的忠實擁護者。2020年美國大選之後,川普欲推翻選舉結果,瓦爾茲對此表示支持。《華爾街日報》指出,和盧比奧一樣,瓦爾茲很可能也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擔心的川普上台後導致中美緊張關係加劇的關鍵人物。
圖片來源: Rod Lamkey/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11月10日,川普在社交平台「真實社交」(Truth Social)上宣佈,他提名霍曼(Thomas Homan)將擔任「邊境沙皇」一職。霍曼曾在2017年至2018年擔任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代理局長。今年早些時候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採訪時,被問到是否有辦法在不拆散非法移民家庭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驅逐出境時,霍曼說回答:「當然有辦法。家人可以一起被驅逐出境。」今年7月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稱非法移民應該「現在開始打包行李了」。
圖片來源: Matt Rourke/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53歲的前南達科他州州長諾姆(Kristi Noem )被提名國土安全部部長,主要負責移民政策。在上周五(1月17日)的參議院聽證會上,她表示將遵循川普总統的指示,實施「遏制非法移民並遣返數百萬移民」的政策。
圖片來源: Mike Segar/REUTERS 拉特克裡夫(John Ratcliffe)曾在川普第一屆總統的最後一年半擔任過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川普在11月12日宣佈提名拉特克裡夫出任中情局局長。他表示,拉特克裡夫「將成為捍衛所有美國人憲法權利的無畏鬥士,同時確保最高水準的國家安全,以實力帶來和平」。拉特克裡夫曾在擔任國家情報總監的時候將中國稱作是「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自由的最大威脅」。
圖片來源: Patrick Semansky/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將被提名領導FBI 川普11月30日宣佈計劃提名前國家安全官員、其忠實支持者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領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稱他「在揭露『通俄門騙局』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此舉表明川普打算將FBI現任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趕下台。克里斯托弗‧雷在川普上一任期內被任命為聯邦調查局局長,其任期應到2027年。
圖片來源: José Luis Villegas/AP Photo 11日,川普宣布提名眾議員斯特凡尼科(Elise Stefanik)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川普形容斯特凡尼科「非常聰明」、是「美國優先」政策的捍衛者。斯特凡尼科過去十年來是代表紐約州的眾議員。她是川普的長期支持者,曾在川普遭彈劾時對其表示支持。斯特凡尼科已表態將接受新職位。
圖片來源: Michael Brochstein/Sipa/picture alliance 川普将任命前紐約州眾議員李‧澤爾丁(Lee Zeldin)擔任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署長。澤爾丁是川普的長期盟友,在2015年至2023年任職國會期間,他多次反對擴大環保政策。澤爾丁在X發文表示:「我們將恢復美國的能源主導地位,重振汽車產業,把就業機會帶回美國,讓美國成為人工只能的全球領航者,我們實現這些目標的同時,也會保護乾淨的空氣與水。」
圖片來源: Matt Rourke/AP/picture alliance 川普于提名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擔任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新一任主席,領導媒體監管工作。卡爾曾參與起草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發布的《2025計劃》中有關FCC的章節。他支持川普对廣播公司所謂的政治偏見進行懲罰,同時也呼籲對Meta、谷歌和蘋果等科技巨頭進行監管。據報導,億萬富翁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網路服務於2020年底從聯邦通信委員會獲得了8.85億美元的資助,但由民主黨領導的委員會後來撤銷了這項資助,理由是該服務無法證明其能夠覆蓋足夠多未接入網路的農村家庭。卡爾對此決策「強烈反對」。
圖片來源: Celal Gunes/Anadolu/picture alliance 小女兒公公馬薩德‧布洛斯被提名為阿拉伯和中東事務高級顧問 12月1日,川普宣布,黎巴嫩裔美國人馬薩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將擔任下一任美國總統的阿拉伯和中東事務高級顧問。川普在一份聲明中稱,馬薩德‧布洛斯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律師、是商界備受尊敬的領袖,也是中東和平的堅定支持者。馬薩德‧布洛斯出生於黎巴嫩一個基督教家庭,十幾歲時搬到了德克薩斯州。2022年,布洛斯的兒子邁克爾迎娶川普的女兒蒂芙尼。今年大選期間,布洛斯試圖在關鍵搖擺州,尤其是密歇根州的阿拉伯裔美國人和穆斯林中爭取對川普的支持。
圖片來源: Julia Demaree Nikhinso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川普选擇其競選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擔任白宮新聞秘書,這位27歲的發言人將會是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白宮新聞秘書。
圖片來源: Jabin Botsford/Getty Images/AFP
(綜合報導)
DW 中文有 Instagram !歡迎搜尋 dw.chinese ,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