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駐華外國企業急需人才

2008年10月6日

商報觀察了德股指數的三十家企業後發現,這些企業的許多董事會成員有多年在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的工作經驗。現在,興旺的亞洲市場、尤其中國急需各種專門人才。國際企業現在越來越多地把地區中心和科研部門轉移到中國,具有一技之長的德國人到中國可以施展自己的專長,為今後的升遷打下基礎。商報寫道:

到中國工作賺大錢、回德國蓋豪宅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圖片來源: Bilderbox.com/DW-Montage

"中國每年有兩千萬大學畢業生,但只有少數人能達到完成這些高要求任務的水準。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學系陶柏教授預言,最晚到2010年,中國至少可以向外國人提供三十萬個工作崗位。據陶柏說,2006年,在中國,供外國人就業的崗位只有十五萬個,僅有一萬六千名德國人在中國生活。

總的來說,亞洲就業市場上寒風襲人,因為西方人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求職者競爭。這就是說,外國人必須與想像中領取高薪水、處處受優待的就業觀念告別。中國就是一個很說明問題的例子。根據一家經營管理咨詢公司的統計,一半以上在中國的國際企業預計自己的國際工作人員將有所增加,從本國國內派遣高薪人員的人數將減少,空缺將由在中國簽訂合同的年輕工作人員所取代。現在,41%的海外工作人員都是這樣聘用的。

例如,鋼鐵集團蒂森克虜伯公司和體育用品廠家阿迪達斯公司就堅持這一原則。這兩家德國公司在中國只簽訂地方性合同。陶柏說,'那種到中國掙錢、回德國蓋房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也沒有人願意接受真正的地方薪水水準。"

德國金融時報注意到,在中國的外國企業急需本國人才,但要說服這些人才前往人生地不熟遠東市場,並非易事:

"德國達斯多菲爾出版社駐中國代辦處的經理格魯斯說,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外國人社區很大,外國人即使不會中文,也可以生活數十年,許多人樂意前往。但在外國企業建廠的內地省份,如果有吸引人的一整套待遇,新來的人員也許還願意去,但在上海已住了幾年的人,就不肯去了。

格魯斯本人因為不願意離開上海,就曾拒絕了在北京工作的一次機會。但他也一再感受到令人沮喪的一些現象:住宅和辦公室以外的環境中,總是氣味很大、很髒、人擠人、很少有綠地。大多數情況下,他能避免這些負面因素直接干擾自己的生活,但他並非總能做到。

就像對待日常生活環境一樣,許多德國人也要逐步適應公司裡的日常工作環境。在中國。老闆仍然是老闆。這就是說,對老闆要比在德國更加敬而遠之。老闆更多做的事是指揮、催促、規定具體目標和步驟。要想在德國那樣獨立自主地工作,根本談不上。"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