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高市早苗承認,每天僅睡兩到四個小時。而她面臨的日程頗為繁忙。
上任一周,川普来訪。高市早苗盛贊他說:「您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也受到您的啟發。」高市早苗贈送了前首相安倍晉三曾用過的高爾夫球棒給川普。安倍晉三是二人共同的朋友,於2022年遇刺身亡。
川普則稱讚高市早苗將成為「最偉大的首相之一」。
數天後,高市早苗出席馬來西亞的東協峰會以及韓國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並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僅一周後,被視為對華鷹派的高市早苗在議會的一次答問時表示,如果台灣發生突發事態伴隨使用戰艦、行使武力的做法,她認為有可能屬於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
一名中國駐日本外交官在社群網站威脅要「斬斷骯髒的頭顱」。中國政府則對民眾赴日旅行發布警告。
這對日本旅遊業來說帶來衝擊。此外,據報導,北京重新對日本海產品進口實施禁令。
爆紅的手提袋
儘管如此,《讀賣新聞》本周的調查顯示,高市早苗內閣的支持率達到72%。
甚至高市早苗使用的手提袋也爆紅,其有145年歷史的日本皮貨廠家表示,訂單蜂擁而至。
Japan Foresight機構的分析師哈里斯(Tobias Harris)向法新社表示:「我感覺,新近與中國的緊張對她有幫助——至少沒有損害。不過,有跡象顯示,自民黨內也有人士擔心,如果持續下去,可能對她造成壓力。」
除與北京的緊張關係外,高市早苗還面臨能否抑制住日本通膨的難題。
隨著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再提「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招致中國強烈反彈,引發新一輪外交風波,中國與日本這個東亞鄰國之間的關係再次劍拔弩張。歷史遺留問題、民間積怨和層出不窮的地緣政治衝突——雙邊關係何時能重回正常軌道?
圖片來源: daniel0Z/Zoonar/picture alliance1972年9月29日,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和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北京簽署了《中日聯合聲明》(又稱《中日建交公報》),標誌著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這份聲明的主要內容包括結束兩國之間的不正常關係(戰爭狀態),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到1978年,兩國代表又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圖片來源: File/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中日聯合聲明》的主要內容還包括,強調兩國之間的友誼,日本「對過去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反省」,以及中國政府宣佈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這份聲明雖然開啟了兩國之間關係正常化,促進了雙邊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但是一些懸而未決的遺留問題直到今天仍然給兩國關係造成影響。
圖片來源: File/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東京和北京之間最大的矛盾之一,來自位於東海海域的幾座無人居住的小島——日本稱之為尖閣諸島,而中國則稱釣魚島。2012年,日本政府宣佈對尖閣諸島實施「國有化」,引發了中國的強烈抗議,民間發起了抵制日貨的行動。時至今日,中方的海警巡邏船或者漁船一再出現在爭議島嶼附近海域並與日本海上保衛廳船隻相對峙。
圖片來源: Diego Azubel/dpa/picture alliance日本對於一旦台海爆發衝突給地區安全造成的影響一向十分關切。2021年12月,已卸任的前首相安倍晉三首次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說法,認為台灣海峽的安全局勢與日本息息相關,如果中國武力進攻台灣,日本、甚至美日同盟應武裝介入。此話招致北京的強烈抗議和警告。2025年11月,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內部政策質詢中再提該論述,再次引發中日外交風波,並在兩國掀起巨大輿論爭議。
圖片來源: Daniel Ceng Shou-Yi/ZUMA Press/dpa/picture alliance
在中國看來,日本方面沒有充分反省其戰爭罪行是雙邊關係發展最大的障礙之一。在侵略戰爭中,日本軍隊曾經在中國使用過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造成大量殺戮,其中最知名的事件就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不斷批評日本試圖淡化其軍隊在二戰中的侵略和暴力行徑,包括部分民間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中使用爭議表述。
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位於東京的靖國神社供奉著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其中包括二戰中的14名日本甲級戰犯。幾乎每年都有知名日本政治人物,包括國會議員和內閣大臣在重要祭拜日參拜靖國神社,一再引起中國政府的抗議。不過自1995年以來,小泉純一郎是唯一一位在任期內(2006年)參拜過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圖為2022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戰敗投降日,大批民眾排隊進入靖國神社。
圖片來源: Eugene Hoshiko/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2011年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發生後,相關處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曾經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廢水。2023年夏季,在日本政府批准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監督下,當局開始將放射性廢水過濾和稀釋後逐步排入太平洋。中國在反對無效後,全面禁止日本海產品進口。中國民間也一時間反日情緒高漲。2025年,在雙方協商後,中國同意啟動恢復進口程序。
圖片來源: Ichiro Ohar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2024年,中國連續發生暴力襲擊日本人事件。2024年6月,蘇州日本學校校車遭持刀者襲擊,造成一死兩傷(死者為中國人);同年9月,深圳一名日本籍男童在上學途中遭持刀攻擊後死亡。有分析指出,受到中國官方默許的反日宣傳和民族主義煽動導致民間仇日情緒升溫。日本政府要求中國採取措施保障在華日本人的安全,並呼籲北京管控社群網站上的「惡意反日貼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R. Atrero de Guzman 經濟刺激方案
上周,高市早苗推出一項價值135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其中包括提供兒童補貼以及能源補貼等。
她希望能避免重蹈前任石破茂的覆轍。部分由於物價上漲引發民怨,石破茂經歷一系列選舉失敗。
儘管日本政府將成立類似於美國DOGE的削減開支機構,並承諾實行「負責任」的財政政策,但人們擔心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有可能加重日本的巨額負債。
日元已經出現下滑,進而提高日本進口成本,並推高通膨。
分析師哈里斯也表示,高市早苗的高支持率能否持續尚須觀望。
他表示,一個關鍵因素是,高市早苗能否壓住民粹反移民政黨「參政黨」的上升勢頭。「她的高支持率尚未轉化為對自民黨這一政黨的支持」,哈里斯分析說。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