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魁北克大選 獨立路漫漫

2012年9月7日

加拿大魁北克省即將迎來一名新省長。在本周舉行的選舉中,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魁北克人黨獲得勝利。不過,該黨只是在選舉中獲得了微弱多數,在今後執政中將面臨諸多阻礙。

Parti Quebecois leader Pauline Marois addresses party supporters after winning a minority government in the Quebec provincial election in Montreal, Quebec, September 4, 2012. REUTERS/Christinne Muschi (CANADA - Tags: POLITICS ELECTIONS)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周二(9月4日)舉行的選舉中,魁北克人黨獲得了勝利。該黨候選人瑪洛瓦(Pauline Marois)隨後表示,魁北克人黨的目標依舊是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魁北克國家。

但是,如果瑪洛瓦要就獨立舉行公投,還是會有相當的難度。魁北克人黨只獲得了議會125席中的54席,僅比對手自由黨多出4席。如果要推行獨立公投,魁北克人黨很難在議會內得到足夠的支持。

在本周舉行的選舉中,選民投票率達到了75%,比2008年的57%高出不少。德國蒂賓根大學北美問題專家邵特(Uwe Sautter)指出,魁北克獨立運動近年來並沒有在公眾中取得決定性的多數支持。

束手束腳

邵特認為,瑪洛瓦執政後,將會從相對簡單的事情著手做起,比如,前任政府做出的上調學費的決定有可能被逆轉,並加大對養老事業及幼兒園托兒所的投入。

而在魁北克地方的語言及身份認同上,瑪洛瓦及她的政黨就必須謹慎行事。邵特認為,魁北克人黨有可能會對英語授課的大學預科學院(CÉGEP)加以限制,以法語為母語的居民以及外來移民將只被允許進入法語授課的預科學院就讀。

Pauline Marois 瑪洛瓦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在魁北克省議會中,贏得19個議席的魁北克未來黨夾在自由黨與魁北克人黨兩大陣營之間,但這個小黨卻也是至關重要的角色。該黨主席弗朗索瓦‧勒古(Francois Legault)希望在十年內凍結有關獨立公投的爭論,而將焦點集中在經濟發展上。來自德國不來梅的魁北克問題專家博裡斯-薩瓦拉教授(Helga Bories-Sawala)認為,新省長瑪洛瓦的政治形勢不容樂觀,她面臨著不少棘手的難題,根本沒有施展拳腳的空間。

民族主義

在歷史上,魁北克省的獨立傾向已經多次反復出現。自從18世紀,原先屬於法國殖民地的加拿大被英國人佔領之後,就埋下了矛盾的種子。最近50年中,魁北克省分別在1980年與1995年兩次舉行獨立公投,但都沒有通過。不過,兩次公投中,雙方的票數其實相當接近。

這次當選的新省長瑪洛瓦則表示,她只有在確信能夠通過的情況下,才會發起第三次獨立公投。

愛丁堡大學的民族主義運動專家麥克羅恩(David McCrone)指出,當今世界的政治及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這也對各地區的分離獨立主義運動產生了影響。他說,國家的界限變得更為模糊,這不再是非統既獨的問題,關鍵在於自治程度的多寡。麥克羅恩強調,如今更為強調的是策略與目標。

麥克羅恩以蘇格蘭為例,指出這裡的"漸進式獨立"趨向很明顯,大家不再單純地只是盼望建立一個國家,而是通過一系列手段向該目標靠近。不少專家都預計,將來蘇格蘭政府將掌管稅收,負責制定社會福利,而外交及國防事務則依然由倫敦的中央政權來管理。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則是科索沃。該國在2008年單方面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那裡的局勢就複雜得多。麥克羅恩表示,巴爾干地區的宗教、種族及政治關係錯綜糾雜;相比而言,蘇格蘭及魁北克就顯得簡單許多,至少那裡的國境線不需要重新劃分。

進退兩難

瑪洛瓦省長現在面臨著吊詭的局面。博裡斯-薩瓦拉教授指出,由於黨派並不佔絕對多數,瑪洛瓦無法完全滿足支持者的願望,推行相應的政策;而這又會讓希望進行公投的黨內人士感到失望。

博裡斯-薩瓦拉還表示,即便魁北克真得取得了獨立,它與加拿大之間還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像同在歐盟內的德國與奧地利一樣,各自是獨立主權國家,但是在文化與經濟上緊密關聯。

作者:Sabina Casagrande 編譯:文山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