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魚翅之愛威脅鯊魚種群

AFP2012年11月3日

一項研究顯示,儘管有各種捕撈限制,魚翅羹愛好者為其趨之若鶩的遠洋白鰭鯊的數量在1995年至2010年間以每年17%的速度銳減。

Pakistani fishermen use cranes to pull the carcass of a whale shark from the waters at a fish harbour in Karachi on February 7, 2012. The 40-feet whale, weighing about 6-7 tons, was found dead in Arabian Sea in the port city of Karachi. AFP PHOTO / ASIF HASSA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ASIF HASSAN/AFP/Getty Images)
捕獲鯊魚圖片來源: ASIF HASSAN/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生物保護學雜誌》刊登的這項研究顯示,亞洲廚師鍾愛的北太平洋藍鯊的數量,也以年5%的這個令人擔憂的速度下降。調查人員在過去十五年間在中、西太平洋實地採集的數據顯示,由於過度捕撈,鯊魚的尺寸同樣在減小。

一項聲明稱:「調查結果令人對太平洋鯊魚種群的生態發展和生存狀況感到擔憂」。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克拉克女士(Shelley Clarke)對法新社表示,對於像遠洋白鰭鯊這樣繁殖較慢的物種,這種程度的數量下降「非常嚴重」,「而繁殖速度較快的北太平洋藍鯊的數量也在大幅減少,這非常令人驚訝。」

這項研究是由區域性跨國組織太平洋共同體(SPC)下的海洋漁業項目發起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在實行禁止割鰭(即將捕獲的鯊魚割掉鰭後放回水中)的規定後,鯊魚的死亡數量並沒有減少。

割鯊魚鰭圖片來源: Gerhard Wegner/Sharkproject

聲明稱,「這很可能是由於法律監管不力和食用鯊魚需求的增長導致的」。

遠洋白鰭鯊生活在熱帶水域,是太平洋鯊魚物種中唯一受到捕撈限制保護的。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物種保護數據,每年約有七千三百萬條鯊魚被獵殺,因為人們要獲取它們的是魚鰭。

中國是最大市場

香港每年進口約一萬噸的鯊魚鰭,其中大部分銷往魚翅需求日益增長的中國大陸。在那裡,受威脅物種的數量從1996年的15種飆升至2010年的180種。

在亞洲很多地區,魚翅羹被認為是一種美味佳餚。在香港這個佔全球魚翅貿易一半的城市,提供魚翅羹是婚禮和商務宴請上的傳統。

鯊魚是一種生長緩慢、成熟期晚、繁殖量較低的物種,這使它們特別容易受到過度捕撈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禁止割鰭的規定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另外僅禁止割鰭並不足以扭轉鯊魚數量下降」,國際鯊魚保護組織的主席福德姆(Sonja Fordham)表示。

每年約有七千三百萬條鯊魚被獵殺圖片來源: dapd

自2000年起,美國禁止在其水域捕撈割鰭,美國一些州已經禁止了魚翅貿易。

自2003年起,歐盟也出台了割鰭禁令。在今年3月份,歐盟頒布了更嚴格的鯊魚捕撈規則,規定要求漁民「毫發無損」地將鯊魚運至港口。

來源:法新社 編譯:萬方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