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彤談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國慶
2009年9月24日德國之聲:國慶馬上就要到了,作為政治上的敏感人物,您最近有沒有感受到對您本人加強了監督控制措施?
鮑彤:沒有。我跟平常一樣。我個人的感覺跟平常一樣。
德國之聲:對您本來來說,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60年,中國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鮑彤:我覺得中國最大的變化,如果拿這個60年跟60年前比,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國過去沒有一個黨來領導,現在,這個60年裡始終有一個黨,也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我們。
德國之聲:那麼在過去60年裡,根據您的印象或者判斷,中國沒有改變的是什麼東西?
鮑彤:中國過去60年裡始終堅持的就是共產黨領導一切。也就是毛澤東的一句話:東南西北中,工農商學兵,黨是領導一切的。
德國之聲:在過去的30年裡,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經濟上的發展。對您本人來說,中國過去60年裡取得的最明顯的進步是什麼?
鮑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30年,是以摧毀私有制,摧毀市場經濟為基本特點的。後來又以重新建立市場經濟、重新建立私有製作為特點。前30年,跟後來的30年,它的方向是相反的。當然它沒有回到原點。
德國之聲:您在不久前接受德新社的採訪中提到,中國的確在民眾的富裕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應該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是成功的。您說這首先是人民的勞動取得的成就,並不是共產黨的功績。官方也辯解說,中共至少保證了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政治穩定,說中共通過一黨統治創造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您怎樣評價這個說法?
鮑彤:中國現在的富裕程度在歷史上大概是前所未有的,達到了它的繁榮的頂點。我想這個是事實。但是,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人均佔有財富的程度,可能是在一百位以外。由於世界性的產業革命,新的生產的能力,新的經濟組織和市場組織,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整個經濟環境。中國和全世界一樣,都處在一個比較繁榮的情況之下。我認為,這種繁榮和中國現行的制度不存在一個必然的聯繫。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當時非常有名的記者鄒韜奮在"生活"雜誌上引用的一個材料中提出過一個統計數字,說世界的財富就其總量來說,美國第一,英國第二,中國第三。那時中國是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之下。那麼,1927年中國是世界老三的時候,功勞要歸北洋軍閥的統治嗎?中國的財富是中國老百姓創造的。如果台灣要感謝現在的崛起,那麼我不知道它是要感謝國民黨還是要感謝民進黨。我也不知道香港是要感謝回到了大陸還是要感謝英國殖民地的統治?所以我認為,把經濟的繁榮歸結於一種政治制度,這是滑稽的和可笑的。德國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它的經濟是飛速的,可以說是坐著直升飛機坐著火箭一樣地發展,但它是在希特勒的納粹統治之下。把勞動者的勞動,把知識者的知識,歸功於一個政黨,一種統治制度,我覺得是滑稽的。任何一個執政的政黨,都不應該和沒有資格把本國的老百姓的創造,算到自己賬上。
德國之聲:我們把中國的普通年輕人和30年前甚至60年前的相比,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中國現在的年輕人在個人的發展,對前途的設計上,有了多元的和更多的選擇?
鮑彤:拿學生來說,60年前大學生和中學生考慮的是國家未來的命運。在60年以前,像我這樣的中學生或者比我大一點的大學生,是所謂的憂國憂民,想的是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就是這些想法,最後匯總起來,導致了國民黨統治的垮台,把共產黨推到了前台。過了30年,經歷了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都覺得非常失望,因為他們所要求的東西都沒有達到,例如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知識分子不能有言論的自由。在毛澤東去世以前,大家是啞口無言的,萬馬齊喑。
毛澤東去世以後,就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的學生也是以天下為己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那時他們比較興高采烈,希望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使這個國家,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共和國。很光明的一個遠景,在1989年6月破滅了,被坦克和沖鋒槍破滅了。因此現在的學生,考慮的就不可能再是這個國家,不再考慮這個共和國怎樣才能成為共和國,公民應該怎樣才能成為公民,這些問題都無法考慮,他們沒有條件來考慮。他們被迫只能考慮什麼吃喝玩樂,收入工作,雖然考慮收入和工作這本身也是應該的。但這是因為"六四"時鄧小平用坦克和沖鋒槍向學生發出警告,你們不要考慮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聽共產黨的。
德國之聲:剛才提到1989年的"六四",那麼如果我們不回顧60年,而是向前看,您認為什麼時候六四事件能夠像"五四"一樣寫進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您對這一天的到來持樂觀態度嗎?
鮑彤:我認為這樣一天終究是要到來。我為什麼持這樣的樂觀態度呢?根據就是,中國的公民畢竟是不願意做奴隸的公民,他們終究是要維護自己的法定的權利的,只要他們能夠維護法定的權利,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能成為真正的共和國,而不是虛假的共和國。
作者:瀟陽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