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鴻浩志」:白字笑話還是宣洩口?

樂然
2018年5月7日

「鴻鵠之志」唸成「鴻浩之志」——如果不是出自北大校長之口,念個白字也許只會成為一個無關痛癢的笑話,而事後發表道歉信卻招致更多批評,恐怕更是這位林校長始料未及的。中國的輿情這是怎麼了?真的是揪住點兒「問題」就不放?

China Lin Jianhua, Rektor der Universität Peking
北大校長林建華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Wu B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作為中國頭牌大學的校長,在120周年校慶這樣重要的慶典上將中學課文中的字念白字,這是絕對不應該的,肯定是一個笑話。本來念白字的情況太多了,並不沒什麼了不起,而且林校長又寫了一封道歉信,本是不錯的--我們知道有很多高官唸完錯字更正都不更正,更別說道歉了--所以說我看這個林校長主動道歉還是不錯的。只不過他在道歉信中又發生了問題,說質疑這種科學精神不能推動歷史前進,這就引起了更大的批評。"

前《冰點》雜誌主編李大同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這樣評論幾天來鬧得沸沸揚揚的"鴻浩志"事件。

在5月4日北京大學校慶120周年紀念大會上,校長林建華在演講中讀錯了幾個字,其中之一就將"鵠"讀成了"浩"。相關影片迅速在網上傳播,刷爆微信、微博。從質疑林建華是否讓秘書寫稿子,自己事先根本沒看過,到質疑其是否適合當北大校長以及中國的高校領導選拔機制,各種批評聲應有盡有。不過也有人笑談這不過是小題大做,"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平時見過的讀白字的官員多了去了,怎麼就不能放過這位又非中文系出身的化學家一馬?雲南省長阮成發就曾將雲南簡稱"滇"唸成鎮,將飲鴆(zhèn)止渴唸成了飲(jiu)止渴,將雲南的"撫仙湖"唸成了"撫優湖",迄今也未見出面糾正,更不用說道歉。去年3月《解放日報》一篇文章就舉出了一串官員讀白字的例子。從"趨之若鶩"讀成"趨之若鷹",到"熠熠生輝"讀成"習習生輝",可謂五花八門。

有人於是將《人民日報》以前總結的容易讀錯的字搬出來,冠上"領導幹部易讀錯的106個字"之標題供大家參考,也有人借此機會將北大歷任校長的書法做成集錦,感嘆今非昔比。總體而言,絕大多數網上評論還是停留在狂歡式的笑諷層面。連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人大前校長類似"笑話"也被人翻了出來。

不過,5月5日,林建華在"北大未名"網上發表了一封道歉信後,本來已經開始平息的輿論又掀起新的高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迴避網路輿情,公開發表千字公開信道歉,這本來是應該被點贊的舉動,為何又引起新的反對聲浪?

有網民評論說,與其說這是一封道歉信,不如說是一封"抱怨書",其中傳出的訊號包括:一,文字水準差是當年想學沒書讀,要怪就怪那個時代。二,今後會努力,但還會出錯。"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恐怕也很難短時間內,在文字水準上有很大的進步"。三,"焦慮和質疑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

不僅僅是念白字

北大精神何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 Hui/Imaginechina

尤其是最後一點引起網民大量反彈,再次將林建華推上了風口浪尖。有人質疑道,林建華這樣說是否想表達"你們還是別抓住兩個'錯字'不放之意。有人評論道,焦慮與質疑正是推動世界進步的本源,焦慮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科學界,也體現在企業界,居安思危,才能帶企業走向偉大;質疑精神,更是培育創新人才所必需具備的一種素質。也有人說,林建華對質疑的認知問題比讀錯字更嚴重,更讓人失望:120年前,是"獨立、自由"的"北大精神"推動學生走上街頭,表達對當局的質疑,對國家前途的憂慮,而120年後,北大校長卻能說出"焦慮和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這樣的話,是北大變了,還是整個社會的導向都變了?

李大同指出,"網上有人用大數據做了分析,在他(林建華)寫了道歉信後批評的比率暴漲20%。這不是林校長一個人的事情,這是中國的大學精神在過去多少年裡日漸萎縮、萎靡的表現。林校長本身是個化學家,文史弱一點其實可以理解。但現在大量重要的大學校長都直接由黨政機關的人去當,完全成了世界級的笑話。這樣下去中國教育是沒有希望的。大家其實也不是對林校長表達多麼大的不滿,而是對整個中國的教育,對黨化教育不滿。於是就找了這麼一個出氣口。林校長不幸當了一次靶子,讓民眾的不滿找到一個宣洩口而已。"

林建華讀錯字引起輿論嘩然以及一場有關質疑精神的爭論其實並不偶然。最近,北大教授沈陽被舉報性侵女學生高岩導致其自殺以及北大學生岳昕等要求校方公開有關訊息而遭打壓案持續發酵,讓北大陷入輿論的漩渦。北大出現聲援岳昕,斥責校方"你們究竟在怕什麼?"的大海報,而岳昕和北大在大陸網站一度成為敏感詞。有消息稱,由於當心出現學潮性質的政治運動,北大校內展開全面維穩,嚴控輿論。

在北大校慶日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2日到北大考察並與師生座談。據新華社授權發布的講話內容,習近平給"廣大青年"提出的幾點希望中就有一句是,"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新華社5月7日還報導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單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誠然,如林建華所說,文字修煉並非一日之功,但最遲在"鴻浩志"事件後,中國各級幹部、官員、校長們除了領會講話精神外,單單為了今後引用時不出錯,想必也會在正確的讀音上多花一些功夫。而這一事件也表明,不論輿論怎麼受到嚴控,中國的輿情總是能找到宣洩口,儘管暫時只能停留在宣洩層面。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