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Murdoch China

2010年8月12日

美國新聞集團於8月9日宣佈將旗下三個華語頻道的控股權出售給一隻由中國政府控制的私人股本基金。《金融時報中文網》稱此舉表明新聞集團承認,其在中國構建和控制廣播業務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已宣告失敗。

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圖片來源: AP

星空衛視的新主人

美國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此次出售的控股權涉及星空衛視普通話頻道、星空國際頻道、Channel[V]音樂頻道以及星空華語電影片庫業務。中國媒體《鳳凰網》8月10日援引一位星空電視內部人士說,新聞集團此前與不同方面接觸,就其大中華區電視業務進行了多種設想,最終認為與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合作最合適。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中國第一個專注文化與傳媒行業投融資的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2009年4月通過中國發改委備案審批,基金規模50億元。此次併購新聞集團下屬的四項星空電視業務,是該基金的第一個投資項目。SM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是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發起人之一。另外兩家主要支持機構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寬頻產業基金。

8月9日,BBC援引分析人士指出,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在中國經營近20年,仍難突破中國在媒體和文化領域內的嚴格控制,最後選擇退讓。《金融時報》從一位業內高管得知:"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 不相信他們能在中國構建業務,這是他們對中國不再感興趣的明確跡象,但他們不能那麼說。"

專家:國進民退的又一次體現

縱觀新聞集團在中國的歷史,其在華業務取得重大突破發生在是2002年3月28日,當時以普通話播出的星空衛視在廣東有線網落地播出,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允許境外電影片道通過國內有線網落地播送。當時的默多克認為:這是新聞集團 "在中國發展的里程碑"和"在中國取得更大成功的開端"。他在講這番話時沒有提到的是,新聞集團作為交換條件答應協助中央電視台第九套電視節目在美國和歐洲落地。

默多剋星空衛視被允許落地中國廣東後,接下來的是一系列的為在中國大陸更好的擴張而作的準備活動,包括在上海成立代表處,以及與中國官方媒體機構-湖南廣播電視集團簽署戰略聯盟框架協議。當時《華爾街日報》對此的評價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允許外資電視機構與中國影視機構進行全面合作,這標誌著中國電視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

八年後的今天,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在中國並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功",更無法體會到"中國電視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默多克的退出,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看來,是'國進民退'的又一次體現:

"從中國媒體市場的大環境來說, 現在看到一些境外媒體公司失望以及沮喪的態度時,我們應該不會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我們現在關注到境外媒體沒有辦法真正參與到中國地方市場的競爭中來。不僅如此,過去的幾年中,任何一些私人企業,甚至中國當地的企業也難在本國的媒體市場站住腳根。我們可以觀察到在中國叫做'國進民退'的這種現象。"

中國政府背景傳媒一路擴張

班志遠列舉了去年許多中國網站被封鎖,上百萬網站被關閉的現實。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下設的公司大舉進軍新媒體市場。而被禁的不只只是國外公司的網路業務,許多中國本土公司的網站也難以逃脫這一在中國本土媒體市場已經形成的一種潮流的衝擊。

班志遠認為,在境外媒體進入中國市場步履艱難的同時,中國有一些主要機構,可以說都是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機構,在擴張過程中享受著一路綠燈的待遇。因為這一主要動力來自於中國政府號召媒體機構"走出去"的戰略,大力推廣中國媒體在國際上的擴張。其中的主角是中國政府官方媒體。

"關於默多克的這則新聞更有趣的事情是,在90年代中期,中國媒體開始商業化進程,特別是一些原來的官方媒體、黨報報社開始經營新的商業媒體機構。他們當時的動機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同時也必須面對像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這樣的國際型媒體企業所帶來的競爭。這其中比較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中國官辦媒體商業化進程原本是因為要抵禦這些讓人大呼"狼來了"的國際競爭對手。但在現實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狼到了門口又走了,這些狼壓根就沒到過中國。

一場沒有看到過的比賽

ICQ不敵QQ,百度搶佔谷歌地盤, My Space 在開心網的陰影中步履艱難,本土門戶網新浪、搜狐擠走Yahoo,MSN。所有的這些都在中國引起了一場關於境外來的媒體內容供應商水土不服,強龍鬥不過地頭蛇的討論。默多克此次的引身而退是否也意味著"中國內容中國造"的又一場勝利呢?Bandurski並不這樣認為:

"我們當然可以想像有些本土企業確實在某些情況下獨具優勢。但是這些國際型的媒體集團也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才,哪怕是從中國媒體企業中挖人,這些人是能夠幫助這些國際公司遊刃於中國媒體市場的。一些關於境外媒體機構在本土化的內容上無法與中國企業競爭的說法在我看來是無稽之談。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看到境外媒體和本土媒體的直接競爭。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一場根本沒有看到過的比賽的結果,又怎麼能談論本土優勢,甚至外媒的失敗呢?"


戴著鐵鏈的舞者

在班志遠看來,中國政府對傳媒市場準入的限制,也是保持對其監控的一種策略。中國的領導人不願意失去對本地媒體的控制權,境外媒體被看作是會讓他們失去這一控制權的威脅。

"不僅僅是媒體,中國的文化也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想打破這種限制就立即會觸犯當地的法規。如果電影人們不能按自己的意願拍攝電影,你怎樣能實現電影市場生機蓬勃的發展?如果你的記者這個不能報,那個不能報,你又怎樣能培養一些世界級的新聞工作人員?中國的有些記者說自己是戴著鐵鏈的舞者,而這些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記者。中國不是沒有優秀的記者,比如說調查記者王克勤,但是他們的工作環境是非常艱難的。"

"軟實力"代表誰的實力?

班志遠強調,中國國內對文化產業,新聞業的限制已經成為了中國發展其媒體以及文化實力的主要問題。這些都是發展"軟實力"的一部分,因為自從中國政府2007年底舉行第17屆黨代會以來,胡錦濤就開始談論"軟實力",向世界發出中國的聲音。

"你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主意,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軟實力'的實際內容只是再次強調中國官方媒體的聲音,而不是發出中國的多元聲音時,我們對此的感受只是驚訝而無奈。中國多元化的聲音比政府允許出現的要多得多。有許多獨立電影人以及出色的記者所發出的聲音無法成為這'軟實力'的一部分。"

此次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售出控股權讓中國"軟實力"的締造者們接手,在中國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是默多克"曲線入門"的方式,即協助中國在電視市場"走出去"之後,進而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入場券"。星空衛視新任大股東,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表示"中國資本進入國際媒體市場,將推動世界傳播格局的變革與發展"。

作者:任琛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