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09年8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晨間新聞

2009年8月12日

緬甸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被判處18個月軟禁;法國駐德黑蘭大使館的一名女工作人員被伊朗方面釋放;科威特的安全部門成功地挫敗了一起恐怖襲擊計劃

仰光

緬甸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被判處18個月軟禁。緬甸仰光的一家特別法庭認定,翁山蘇姬違反軟禁條例有罪。該法庭判處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3年有期徒刑。在判決宣佈後幾分鐘,緬甸軍人政權領導人丹瑞下令,將這一刑期改為一年半軟禁。 其目的是阻止翁山蘇姬參加明年5月的大選。今年5月,正在被軟禁的翁山蘇姬,曾在未經軍政府允許的情況下,在其住所內接待了一名美國公民。這名美國男子被判處7年監禁和勞改。

柏林

緬甸反對黨領袖,現年64歲的翁山蘇姬再次被判刑一事,引起了國際輿論的強烈批評。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稱,緬甸對翁山蘇姬的審判是一場政治鬧劇。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指出,這是緬甸在人權問題上的倒退。歐盟宣佈,將加強對緬甸軍政權的制裁措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要求緬甸立即釋放翁山蘇姬以及釋放所有被關押的政治犯。

慕尼黑

納粹時期前德國國防軍軍官朔伊恩格拉貝爾,周二在德國最後一批納粹戰犯審判案程序中,被判處終身監禁。慕尼黑州立法院根據確鑿證據認定,現年90歲的被告,為報復游擊隊的襲擊,曾於1944年在義大利的托斯卡納下達了殺害14名義大利平民的命令。被告的辯護律師宣佈,將提出上訴。朔伊恩格拉貝爾始終否認自己參與了大屠殺行動。

巴黎

法國駐德黑蘭大使館的一名女工作人員,在被伊朗關押了數天後終於獲釋。法國總統薩科奇在巴黎證實了這條消息。他同時對歐盟和敘利亞在有關談判中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與此同時,薩科奇還要求伊朗釋放另一名法國婦女。伊朗有關機構提出,同意對第二名法國婦女寬釋。這名婦女可以離開監獄並可以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暫時被安置在法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中逗留。這名法國婦女以及大約100名伊朗反對派人士被指控,犯有間諜罪和參與了不接受艾哈邁迪內賈德總統勝選結果的示威活動。

科威特城

據正式消息,海灣國家科威特的安全部門成功地挫敗了一起試圖採用炸彈襲擊美國軍事基地和科威特國家設施的行動計劃。科威特內政部宣佈說,已逮捕了同基地恐怖組織有聯繫的一個恐怖小組的六名成員。這六人在被捕後都已招供。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人是否也制定了關於襲擊科威特石油工業的計劃。科威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國。目前在科威特駐扎有15.000名美軍士兵。

伊斯蘭堡

距離巴基斯坦塔利班頭目馬哈蘇德在美軍的一次空襲中被炸死後不到一周,在靠近阿富汗邊界的巴基斯坦南瓦濟裡斯坦部落地區,至少有14人被美軍無人駕駛飛機發射的導彈炸死。據巴基斯坦情報部門說,還有6人受傷。死者中是極端伊斯蘭地下武裝人員。此次空襲行動還摧毀了恐怖組織的一個訓練營地。 在過去數月裡,美軍對巴基斯坦部落地區的地下武裝發動了數十起空襲行動。

金沙薩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對大批婦女和兒童在動亂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遭姦淫的事實發出強烈譴責。她在訪問該地區的一個難民營時要求結束這種性暴力行為。她說,剛果政府必須採取更多的措施,結束這種將姦淫作為戰爭武器的行為。克林頓國務卿在同剛果外長姆萬巴在戈馬市共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強調,必須逮捕有關的責任人並將他們繩之以法。這位美國國務卿還承諾,將為受害人員提供1700萬美元的資助。據聯合國方面估計,僅今年一年,在剛果就有3500名婦女遭到強姦。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希拉蕊‧克林頓非洲之行的第四站。此前她訪問了肯亞,南非和安哥拉。

巴格達

多枚炸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一個主要由什葉派居民居住的區域內發生爆炸,8人被炸死,約30人受傷。據警方說,三顆炸彈同時在阿敏‧阿爾‧塔尼亞區爆炸。爆炸發生後不到半小時,該地區又有一枚炸彈爆炸。周一在巴格達和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市發生的襲擊事件造成約50人喪生。

格羅茲尼

在俄羅斯衝突地區-北高加索地區,一些不明蹤跡的人再次劫持和殺害了人權人士。這是一個月來發生的第二起類似事件。據消息,爭取公民權利的著名人士薩杜拉耶娃和她的丈夫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被人開槍打死。兩人的屍體被裝在一輛轎車的後備箱中。薩杜耶娃領導了一個名為拯救世代的獨立性組織。該組織的任務是,關注車臣陷入困苦之中的兒童和青年的命運。周二在高加索共和國達吉斯坦,一名記者被人開槍打死。這名地區報紙記者的屍體在首都馬哈奇卡拉被人發現。不到一個月前,人權人士埃斯塔米洛娃在車臣遭到綁架並被殺害,她的屍體後來在鄰近的印古什共和國被人發現。

東京

周二早晨,印度洋地區和日本發生兩次強烈地震。東京大區內一名43歲的婦女喪生,100多人受傷。日本地震部門報導,日本此次地震震級為6.5級。在日本地震發生前幾分鐘,印度阿曼達群島地區發生了7.6級地震。印度洋的部分地區一度發出了海嘯警報。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