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11 「貝多芬音樂節」- 「未來的音樂」

2011年9月11日

首屆「貝多芬音樂節」是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於1845年創立的。今年是李斯特誕生200周年紀念,因此本屆音樂節就聚焦這位偉大音樂家與貝多芬的音樂之緣。

貝多芬塑像圖片來源: DW

2011年是紀念匈牙利著名鋼琴家及作曲家李斯特200周年誕辰的李斯特之年。而提到李斯特,就不得不回溯到李斯特1845年在波昂首創 貝多芬音樂節 的這段輝煌歷史:當時的人們為紀念貝多芬75歲冥誕,特別在波昂市中心的明斯特廣場豎立了一座貝多芬雕像。李斯特借此機會組織了一場為期3天的貝多芬音樂節,這在當時是一項絕對的創新。

李斯特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更是位有遠見的文化經理人。現任貝多芬音樂節的總裁伊隆娜.施密爾 (Ilona Schmiel)女士贊譽他所創立的貝多芬音樂節是一個偉大的靈感

首屆貝多芬音樂節組織者李斯特

1845年首次組織了貝多芬音樂節的李斯特,還親自擔任了演奏會上的指揮和鋼琴演奏者。在今年99日到109日舉行的貝多芬音樂節中,觀眾將重溫這段歷史,它也是本屆貝多芬音樂節的壓軸戲之一。

2011年是紀念匈牙利著名鋼琴家及作曲家李斯特200周年誕辰的李斯特之年。而提到李斯特,就不得不回溯到李斯特1845年在波昂首創 貝多芬音樂節 的這段輝煌歷史:當時的人們為紀念貝多芬75歲冥誕,特別在波昂市中心的明斯特廣場豎立了一座貝多芬雕像。李斯特借此機會組織了一場為期3天的貝多芬音樂節,這在當時是一項絕對的創新。

李斯特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更是位有遠見的文化經理人。現任貝多芬音樂節的總裁伊隆娜.施密爾(Ilona Schmiel)女士贊譽他所創立的貝多芬音樂節是一個偉大的靈感

本屆音樂節主題未來的音樂

本年度貝多芬音樂節的主題是未來的音樂,隱喻李斯特等人開創的新德意志樂派(Neudeutsche Schule)。新德意志樂派的宗旨是要求社會對藝術家這一概念的重新定義,也就是說,音樂家除作曲外,其所發表的樂評應被視為一種音樂智力的辨析,從而將音樂家提升到知識分子的高度。這個以李斯特和華格納等為首的新德意志樂派,創始於19世紀中葉,它不僅支持新的音樂理念,同時也發展出全新的音樂類型,如:音樂劇及交響詩等。

貝多芬音樂節將在924 日舉辦的李斯特之夜中,以10場演奏會展示匈牙利音樂截然不同的風格面貌。李斯特在有生之年,始終努力追溯自己的音樂根源及鑽研匈牙利民俗音樂。因此,來自東歐的音樂家及民間樂團在今年的盛會中也不會缺席。此外,古典樂壇的超級巨星,包括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都參加音樂節的演出。

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圖片來源: dapd

推出62場音樂的一次盛會

在為期一個月的貝多芬音樂節期間,總共將推出62場音樂的饗宴,波昂及其周圍的24個演出場所都踴躍參與這場盛會。

在波昂舉行的貝多芬音樂節,此次也一如既往地不忘提攜音樂後進:音樂節主辦單位與德國之聲合作,為樂壇的後繼人才舉辦校園樂團活動。每年貝多芬音樂節都會邀請一個不同國家的青少年樂團來到波昂觀摩、練習和演奏,今年受邀的是伊拉克國家青年管弦樂團。這個以庫爾德及阿拉伯青年音樂家為主要成員的樂團,將於101日在貝多芬音樂廳登台表演。

今年的校園樂團特別令人充滿期待,尤其是因為他們來自中東的背景因素。音樂節總裁施密爾女士說:這支由伊拉克全國各地年輕人組成的古典樂團實在令人刮目相看,因為當地並不具備悠久的古典音樂傳統。我的印象是,他們不僅渴望能齊心協力重建自己的國家,也希望從音樂之中找到彼此共通的語言, 一種能超越一切藩籬的語言。施密爾女士深信,正是此時此刻,這一訊息的傳達特別重要,她說:如果校園樂團活動能為此做出貢獻,並促使人們改變對這個國家的看法,那麼它在音樂之外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就太多太多了!

 

 

作者: Marita Berg  

編譯:楊家華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