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16:中國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China Dr. Shen Ling
沈凌
2016年12月27日

2016年,無論是媒體還是經濟學家,對中國的經濟走向都不樂觀。年初的時候,連中國政府的權威人士都指出:中國經濟未來能夠走「L型」已經算很不錯了。一年轉眼過去,中國經濟究竟身處何方?

圖片來源: Imago/Xinhu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年以來,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悲觀情緒蔓延開來,甚至於有人認為:中國過去三十年的增長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更不要說未來還充滿著不確定性,未見得就能完成邁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最後一躍。比如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上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一個不算太成功的"發展型國家"》。大致上說的意思是:中國的增長,相較於日本韓國這些亞洲先行者,並不出色,而且中國的增長還面對著對市場經濟的認同度的不確定性,未來前景堪憂。

我基本贊成文章中的市場經濟觀點,贊成"政府干預應該為市場經濟創造有利環境,而不是用計劃經濟國有企業去代替市場"的觀點,但是文章中拿出來說明"中國不算太成功"的數據,卻是我所不能苟同的。因為FT中文網其實代表了國際上很多人的看法,所以我願意在這裡簡單討論一下。

如何評價中國過去三十年的增長成就

FT中文網的那篇文章認為:日本1946年到1976年三十年GDP增加了55倍,韓國1962年到1989年增加了100倍,而中國過去三十年不過是增加了近50倍,頂多是個中上等水準,成績並不是最突出的。我在網上看了一下公開的世界銀行資料庫,只找到1960-2015年的數據,所以這裡就對比一下中國和韓國。

上海浦東一景圖片來源: Imago/Arnulf Hettrich

韓國1960年的人均GDP(現值)是155.6美元,1990年是6642美元,增長了42.7倍。可以和這個階段的韓國相對比的,是中國1980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中國經濟起飛晚了二十年),期初值是193美元,期末值是4515美元,增加了23.3倍。所以,雖然絕對值有差異,但是相對值差不多,都說明中國的三十年增長遠遜於韓國。

但是,如果我們把兩個國家的增長放在世界增長的大格局下看,情況就不一樣了。韓國經濟起飛的1960-1990年間,世界平均的人均GDP也增長了9.5倍,而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最前沿,人均GDP在此期間的增加程度是8倍。這意味著,韓國相對於世界平均增長幅度,只增加了4.5倍,而相較美國則增加了5.36倍。

而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1980-2010年),世界平均水準的增長幅度是3.77倍,美國的增長幅度是3.84倍。因此,相較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的相對增長幅度是6.2倍;相較於美國,中國的相對增長幅度是6.08倍。

兩相比較,說明了什麼?中國的增長更加難能可貴,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回落的情況下取得的。打個或許不恰當的比方:有一次考試題目太難,全班都考砸了,我一個人得了一百分;另外一次考試很容易,全班同學都考得很好,我也考了一百分,那麼是哪一個一百分更加寶貴呢?

其次,大家都知道名義GDP的問題,所以我們用扣除了通貨膨脹影響的實際人均GDP(2010年不變價格美元)再來做一次測算,結果更加清晰。中國1980年到2010年的實際GDP增長倍數是13,而韓國1960年到1990年的增長倍數只有8。而剛才提到的相較於美國和世界平均水準的相對增長倍數,中國是大約8倍,韓國是大約4倍。所以,無論從絕對增長倍數還是相對增長倍數,中國的表現都遠優於韓國。

最後,我想說的是:把中國這樣規模的經濟體和亞非拉的那些小規模經濟體直接對比也是不太合理的。我們很容易從世界上兩百多個小國家中間找到幾個增長幅度在20-30年內遠超中國的案例,比如赤道幾內亞。但是這些小國的增長太容易受某些特定因素影響,比如發現一個油田或者跨國大公司投資了一個項目,而中國作為人口佔世界20%的經濟體,能夠如此長時間的快速增長,稱之為"奇跡",並不為過。

當前的困難難在哪裡?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好漢不提當年勇"。增長了三十年,再值得驕傲,也容不得你天天掛在嘴邊誇耀。更何況,現在的經濟狀況似乎暗示著這樣的增長速度難以為繼,好日子到頭了。

的確如此。中國經濟的困難來自於三個方面:

首先,這是一個短期經濟周期的問題。全球經濟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和隨後到來的歐債危機之後,就一直沒好過。發達國家是世界經濟需求端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美的老百姓不消費了,中國的工廠就開工不足了。因為中國過去三十年來,特別是加入到WTO之後的十來年,外向型依存度急劇增加,中國的工廠有一半是為了滿足國際需求而存在的。世界經濟減速,中國經濟也不會太好。

第二,中期看,中國的產業結構急需轉型升級。過去十來年的高速增長,從產業結構上看,是中低端工業品的增長。或者說是整個世界經濟工業產業鏈中,比較低端的那部分轉移到了中國。消費品生產線建立起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下去,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趨勢確保了中國在各種工業消費品上面的競爭優勢。

但是現在,這樣的產業結構遇到了增長的瓶頸。主要表現在:中國的人口紅利即將消失;資本投入也面臨著邊際產出遞減的困境;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再也承受不起犧牲環境的進一步增長。這些都是經濟增長理論早就有所預見的情形,也是周圍先進國家在早期發展中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如果想成功擺脫目前的困境,就必須升級產業結構,用人口的品質紅利去替代原先的數量紅利;用技術升級去代替過去的資本投入。而這,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作者沈凌: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圖片來源: privat

最後,長期看,中國的市場經濟制度依舊在建設過程之中。市場經濟是一個法治經濟。沒有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沒有對政府權力的進一步規範和限制,市場的積極效果就很難完全地發揮出來。中國就很有可能陷入"權貴資本主義"的陷阱。這個制度改革需要當局拿出極大的勇氣和周密的計劃。本屆政府在反腐倡廉上花了大血本,做出了很重大的成果。但是在反腐敗的新常態下,如何建立一個新型的基層官員激勵制度,來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的完善與發展,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課題。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