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21年北京市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標

2022年1月4日

北京市環境局表示,去年北京市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標。路透社指出,這是努力減少煤炭消費、減少交通排放和搬遷重工業企業後獲得的空氣品質改善。

China Peking klarer Himmel ohne Luftverschmutzu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pic/Qianl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路透社報導指出,過去一些年,北京和中國其它一些地方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引發公眾強烈的不滿,2014年中國官方開始提出空氣品質保衛戰。

據北京市環境局1月4日公佈的最新數據,去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較上一年減少13%,達到中國官方制定的35微克/立方米的空氣品質標準。PM2.5和臭氧(O₃)同步達標。

中國目前的PM2.5限值相當於世衛組織建議的第一階段過渡目標。去年9月22日,世衛組織公佈最新《空氣品質指南》,PM2.5的標準值進一步收緊,由每年10微克/立方米收緊至5微克/立方米,旨在通過降低空氣污染物水準來保護人們健康。

北京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於建華將北京市在過去十年中對改善空氣品質的努力以及其改善的速度描述為 「前所未有」。

昏黃一片 北京今日「立霾」

01:4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他說:「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組織全社會力量,實現北京空氣品質的全面改善。」

他說,2021年,北京市優良天數達到288天,佔比78.9%,接近八成;較2013年增加了112天,相當於2021年的優良天數比2013年多了將近4個月。

2015年,北京市政府承諾,將利用2022年舉辦冬奧會的機會推動環境的改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誓言要舉辦一屆「綠色」冬奧會。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達到71微克/立方米,但是在冬季月份卻經常接近500微克/立方米。造成北京冬季空氣品質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以煤炭為主的供暖能源。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來現余說:「壓煤措施對PM2.5直接減排量貢獻佔五成以上。」他指出,北京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6萬噸降到2021年的不足150萬噸,佔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

北京和河北省都開始大規模轉型使用天然氣供暖,並在整個地區種植大量樹木。

這些地區還對機動車施行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同時強制鋼鐵企業和其它工業企業安裝控制排放的設備。

(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