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專家們普遍認為,川普的再度執政將深刻影響德國外交政策的走向。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所長貝納(Thorsten Benner)向德國之聲表示:「過去仰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的模式已經過時,川普代表著一套新的規則,德國必須做好準備。」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DGAP)的霍夫(Henning Hoff)指出,即使明年後由基民盟的默爾茨(Friedrich Merz)取代肖爾茨(Olaf Scholz)成為總理,德國外交政策的大方向仍將延續現有路徑,繼續積極推進外交與安全政策。
根據德國憲法,如果政府失去議會的多數支持,可以通過「建設性不信任表決」迫使政府解散,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在德國交通燈三黨聯合執政聯盟解散後,德國聯邦議院12月16日對現任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聯邦德國歷史上有過若干次對總理及政府進行的不信任投票的案例,有些是總理為打破僵局推動的,有些是總理迫不得已、別無選擇。
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 alliance社民黨籍前德國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的新「東方政策」令其1971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但也導致政府內部產生嚴重分裂。1972年4月27日,由反對黨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發起反對布蘭特的「建設性不信任投票」,但以微弱劣勢未獲成功。不過,議院出現執政黨與反對黨勢均力敵的局面,執政嚴重受阻。為打破這一僵局,布蘭特主動提出信任表決,並要求社民黨議員投不信任票。9月22日,聯邦議院再次舉行「建設性不信任投票」。幾乎所有政府成員都投了棄權票,以確保布蘭特失敗,從而提前舉行大選。在同年11月19日的聯邦選舉中,布蘭特的社民黨首次獲得聯邦議院裡的多數席位,布蘭特成功連任。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在1980年10月5日的西德聯邦議院選舉中,社民黨籍的施密特維持了和自民黨的聯合政權,繼續擔任總理。但關於北約雙重決定的辯論、就業市場政策等成為對兩個聯盟夥伴的重大考驗。為保持政府穩定,1982年2月3日,施密特向議會請求進行信任投票。兩天後,投票如期舉行。施密特如願以償取得多數信任票。不過,其政府依然脆弱。同年9月,自民黨籍部長集體辭職,聯合政府垮台。施密特拒絕辭職。反對黨聯盟黨推選基民盟主席柯爾為新總理,並向聯邦議院提交「建設性不信任案」。1982年10月1日,聯邦議院舉行投票表決,罷免了施密特總理職務。這也是西德建國以來唯一一次由聯邦議院罷免一位在職總理。柯爾繼而成為新總理。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ASSOCIATED PRESS赫爾穆特‧柯爾雖然在1982年10月聯邦議院對施密特提出的建設性不信任提案中當選總理,但他更希望盡快成為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產生的民選總理,獲得人民認可。為此,柯爾提出了信任問題,目的是希望聯邦議院對他表示不信任,重開大選。在1982年12月17日的信任問題表決中,只有8票贊同對柯爾表示不信任,218票反對,248名聯盟黨和自民黨議員棄權。經過長時間的躊躇之後,時任聯邦總統卡爾‧卡斯滕斯決定於1983年1月解散聯邦議會,並於3月6日進行大選。柯爾在大選中勝出,進入第二任期。
圖片來源: AP2001年的911恐襲事件後,社民黨總理格哈特‧施羅德表示德國將派遣3900名聯邦軍士兵參與美國領導的反恐軍事行動。但少數社民黨議員和聯合執政的綠黨中的個別議員對這一決定表示反對或懷疑。對此,施羅德突然提出要議會不但就德國出不出兵進行表決,而且要就議會信任不信任他擔任總理進行表決。在2001年11月16日的表決中,施羅德僅以兩票的微弱優勢贏得信任案。德國綠黨當時是以反戰和維護生態起家的年輕政黨,首次在聯邦層面執政。施羅德提出信任問題被視為鉗制反對派的一個策略,但也是一招險棋。
圖片來源: Andreas Altwein/dpa/picture alliance施羅德及其紅綠聯盟發起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即「2010改革方案」令其面臨巨大社會壓力。2005年5月22日,北威州社民黨在州選舉中輸給基民盟。為反守為攻,尋求新的政治基礎,施羅德的社民黨在聯邦議院提出在信任問題。同年7月1日,德國聯邦議院對施羅德政府進行信任投票,結果595名議員中,只有151人投信任票,296人投不信任票。德國總統科勒繼而宣佈解散議會,提前聯邦選舉。然而,在2005年9月18日的選舉中,聯盟黨以226席超過社民黨的222席。最終,兩大政黨決定組成聯合政府,繼續「2010改革方案」,由基民盟領袖、大選候選人梅克爾擔任德國新任總理。施羅德則淡出政壇。
圖片來源: Thomas Koehler/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2024年11月6日,德國聯邦總理肖爾茨以缺乏「合作的信任基礎」宣佈解除自民黨籍財政部長林德納的職務,俗稱紅綠燈的三黨執政聯盟宣告解體。聯邦議院在12月16日舉行「建設性非信任」表決,為提前舉行大選鋪平道路。肖爾茨呼籲該黨議員投不信任票,以確保解散議會為大選掃清障礙。聯邦議院大選原本定於9月28日舉行,現在提前到2月23日。目前,社民黨、聯盟黨、綠黨以及德國另類選擇黨均推出各自的總理候選人。肖爾茨表示,他希望在明年的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勝並連任總理,不過,目前的民意並不看好這樣的結局。
圖片來源: Carsten Koall/dpa/picture alliance 俄烏戰爭:歐洲是否為美國買單?
俄烏戰爭仍是德國外交的核心議題之一。川普曾表示,上任後將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並有意與普丁直接商討停火方案。對此,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柏林外交政策論壇上強調,無論如何,德國都會「站在烏克蘭這邊」。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專家貝納建議,德國可以向川普政府提議支付資金,換取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他指出:「歐洲的軍備產能無法與美國相比,但資金支持是可行的方案。」
德國總理訪中:俄烏戰爭下的外交挑戰
中東局勢:德國只是「旁觀者」?
12月,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倒台使中東局勢更加複雜化。德國對敘利亞反抗軍上台後的政策走向保持觀望,擔憂這可能引發新一輪難民潮。
與此同時,以哈戰爭仍然是中東衝突的核心。德國一方面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支持,另一方面推動人道援助以緩解巴勒斯坦居民的困境。國際組織反極端主義項目(CEP)的中東專家辛德勒(Hans-Jakob Schindler)指出,德國及歐盟在中東事務中多扮演「旁觀者」的角色,無法真正影響以哈衝突的核心談判。
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德國需關注他如何平衡其親以色列立場與推動終戰的目標。辛德勒認為,除非加薩地帶和黎巴嫩南部的重建機會顯現,歐洲才能重新通過積極參與確立其在中東的角色。
德國聯邦議員:「中國的角色很複雜」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面對中國的挑戰
過去3年,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在對華政策上以強調人權和價值觀著稱。例如,她曾在2023年的記者會上公開質疑中國人權問題,引發爭議。
GPPI的貝納指出,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政策在複雜的現實中實施起來非常困難。他表示:「目標遠大當然是好事,但實際推動時,貝爾博克本人可能也會意識到,必須在價值觀與現實政治之間找到平衡。」貝納相信,就算是貝爾博克本人,未來推動任何與德國的同盟時,恐怕也不會再想用同樣的方式,來鞏固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