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25年德國外交政策的三大挑戰

2024年12月28日

隨著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俄烏戰爭持續、中東局勢複雜化以及中國關係的考驗,2025年德國外交將面臨嚴峻挑戰。專家指出,德國需要重新定位其在全球外交中的角色。

2025 年德國將迎來新政府,但外交政策挑戰仍將如舊
2025 年德國將迎來新政府,但外交政策挑戰仍將如舊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專家們普遍認為,川普的再度執政將深刻影響德國外交政策的走向。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所長貝納(Thorsten Benner)向德國之聲表示:「過去仰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的模式已經過時,川普代表著一套新的規則,德國必須做好準備。」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DGAP)的霍夫(Henning Hoff)指出,即使明年後由基民盟的默爾茨(Friedrich Merz)取代肖爾茨(Olaf Scholz)成為總理,德國外交政策的大方向仍將延續現有路徑,繼續積極推進外交與安全政策。

俄烏戰爭:歐洲是否為美國買單?

俄烏戰爭仍是德國外交的核心議題之一。川普曾表示,上任後將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並有意與普丁直接商討停火方案。對此,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柏林外交政策論壇上強調,無論如何,德國都會「站在烏克蘭這邊」。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專家貝納建議,德國可以向川普政府提議支付資金,換取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他指出:「歐洲的軍備產能無法與美國相比,但資金支持是可行的方案。」

德國總理訪中:俄烏戰爭下的外交挑戰

01:5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東局勢:德國只是「旁觀者」?

12月,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倒台使中東局勢更加複雜化。德國對敘利亞反抗軍上台後的政策走向保持觀望,擔憂這可能引發新一輪難民潮。

與此同時,以哈戰爭仍然是中東衝突的核心。德國一方面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支持,另一方面推動人道援助以緩解巴勒斯坦居民的困境。國際組織反極端主義項目(CEP)的中東專家辛德勒(Hans-Jakob Schindler)指出,德國及歐盟在中東事務中多扮演「旁觀者」的角色,無法真正影響以哈衝突的核心談判。

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德國需關注他如何平衡其親以色列立場與推動終戰的目標。辛德勒認為,除非加薩地帶和黎巴嫩南部的重建機會顯現,歐洲才能重新通過積極參與確立其在中東的角色。

德國聯邦議員:「中國的角色很複雜」

01:2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面對中國的挑戰

過去3年,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在對華政策上以強調人權和價值觀著稱。例如,她曾在2023年的記者會上公開質疑中國人權問題,引發爭議。

GPPI的貝納指出,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政策在複雜的現實中實施起來非常困難。他表示:「目標遠大當然是好事,但實際推動時,貝爾博克本人可能也會意識到,必須在價值觀與現實政治之間找到平衡。」貝納相信,就算是貝爾博克本人,未來推動任何與德國的同盟時,恐怕也不會再想用同樣的方式,來鞏固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