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關注全球向清潔電力轉型的能源智庫Ember周二(9月5日)新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二十國集團(G20)中的中國、巴西、印度、日本、韓國、南非和美國都尚未制定逐步減少燃煤使用的計劃。
報告指出,G20國家佔全球電力行業排放量的80%,去年煤電產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6噸,高於2015年的1.5噸,也大大高於1.1噸的全球平均排放水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也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儘管2015年以來中國國內新增了670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但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在2022年仍達到了3.1噸,比2015年增長了30%,是G20成員國人均排放量的近2倍,同時也是全球平均排放量的近3倍。
2021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領導人峰會上重申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包括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他強調:「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2021-2025)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2026-2030)時期逐步減少。」但是根據Ember的調查報告,中國仍在繼續開發新的燃煤發電廠,已批准或在建的燃煤發電廠達到24千兆瓦,相當於整個德國的電力需求。
中國綠色未來之路 仍有許多艱難險阻
2015年以來,印度燃煤發電造成的人均排放量也增加了29%,達到0.8噸。
Ember報告的作者之一戴夫‧瓊斯(Dave Jones)指出:「中國和印度經常被指責為世界煤電污染大戶。但如果考慮到人口因素,韓國和澳洲在2022年卻是污染最嚴重的國家。」
2015年以來,澳洲燃煤導致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雖然減少了四分之一以上,但仍保持在人均4噸以上。韓國的人均排放量下降了近10%,降至3.3噸,在二十國集團中排名第二。
報告作者指出,澳洲、韩國這些成熟經濟體應該更加大力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規模,以便在2030年前淘汰燃煤發電。
智庫Ember指出,儘管G20集團大多數國家設法降低了人均燃煤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速度仍不足以將全球變暖控制在避免環境災難所需的1.5攝氏度範圍內。智庫呼籲G20成員國制定並承諾更宏偉的目標,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提高兩倍,並制定計劃逐步淘汰燃煤發電。
今年7月在印度舉行的G20能源轉型部長級會議上未能就逐步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達成共識。一些國家指責中國阻礙了G20氣候談判。
向清潔能源轉型、更有利於環境保護的農業、擴建自行車道和公共交通,——凡是有利於改善地球生態的,也有利於人類的健康。
圖片來源: Xu Jingbo/SIPA/Zuma/picture alliance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數據,室外空氣的污染每年導致約420萬人死於心臟病和肺炎。除農業和垃圾燃燒外,飛機、居家生活和工業生產燃燒的化石能源要對大部分空氣污染負責。而轉型使用綠色能源有利於人類和地球的健康。
圖片來源: Jewel Samad/AFP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僅能讓地球變暖放慢,也能確保我們所吃食物的營養含量。吸收了多餘的二氧化碳後,植物便會減少蛋白質和鋅、鐵等營養物的生產。而缺乏這些營養尤其會影響兒童的健康。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繼續增加,就有可能導致數億人營養不良。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B. Pedersen植物和動物種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這些物種和它們所生活的生態系統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上所有生命具有核心意義。它們提供食物、能源、水、藥材,構成我們生存的基礎。保護生態體系,才能保障世界上所有生命的健康。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 Miralle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在城市生活,而其數量還在增加。城市居民今天已苦於馬路交通和工業導致的空氣污染。由公共運輸巴士、有軌電車、自行車構成的環保型交通網、給行人留下更多空間,能改善空氣品質、減少噪音污染和交通事故、促進更積極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Joker/K. H. Hick就像此圖上所顯示的婆羅洲島砍伐森林建棕櫚油種植場那樣,工農業對生命空間的利用是生物多樣化受重創的主要原因。對土地的開發利用可能促進傳染病的產生和蔓延,此外,農業和工業污染水和空氣。建立更多自然保護區、採用可持續性土地利用方式,將能提供幫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int Images/F. Lanting地球變暖使超級颶風、森林大火、洪水和乾旱出現的可能性提高。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數據,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氣候災難的後果更為嚴重,每年導致6萬多人死亡。對應措施以及將增溫控制在不超過前工業時代水準的2攝氏度,將有助於減少氣候災難的影響、降低死亡人數。
圖片來源: David McNew/Getty Images極端天氣的重創會讓當地居民面臨災後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因此失去家園的人們。氣候和環境破壞会在全球範圍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因此,對自然的保護和抑制氣候危機也意味著減少人們的心理壓力。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I. Guzaman (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