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30%的失業者不願找工作

2001年12月29日

一份秘密調查報告顯示,德國福利政策和相關法律是導致失業者人數眾多的原因之一。更為嚴重的是,因為這種制度,德國30%的失業者情願領取國家救濟,也不認真尋找新工作。

德國的勞動局負責介紹工作圖片來源: AP

在聯邦勞動局局長雅格達的辦公桌上摞著一份令人震驚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出自一個座落於波昂名叫「伊法斯」的民意調查所,它顯示的最核心的內容便是:德國失業人口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根本不願尋找新工作。

不願再找工作的理由並非出於單純的懶惰或者拒絕承受任何負擔。說來這份調查報告的結果簡直難以置信:正是德國的社會福利法律和政策讓許多失業者可以舒舒服服地靠國家的救濟過安穩的日子。這些人按固定日期到勞動局蓋上證明是失業者的圖章,無非是想延長他們得到國家福利救濟的權利,有些人可以將這一權利保留到領取退休金的那一天。

這份報告以數據證實德國勞動局多年來忽視國家的實情,介紹工作的方針和手段常常同失業者的實際情況毫無關聯。「伊法斯」民意調查所在去年對將近1萬名失業者進行了詢問和分析。這些被訪者中許多人只是登記了失業者的名分,而無真心尋找一份工作。調查數字顯示:

15%的失業者已拿到企業的補償並辦理了提前退休的手續。也就是說,不久後,他們將成為名正言順的退休者;

5%的失業者已經得到了新的工作合同。他們希望在上任新職之前能夠有個國家補貼的過渡;

2%的失業者是所謂的長期無業者。在經歷的多次失敗之後,他們找工作的熱情大打折扣;

7%的失業者在家裡擔負著「相夫教子」的職責,或看護病人,或有其它藉口,總之,他們的意圖很明顯,這就是要保住國家救濟的權利。這中間還包括18歲以上、服役或上大學之前的年輕人。他們得到一個「失業者」的頭銜,家長就可繼續領取「兒童補貼」。

以上種種情形大約佔了所有失業者的30%。勞動局再熱心地為這些人介紹工作,又怎能獲得成功?如果將介紹工作的重點放在這30%上,那麼就應該考慮一下工作方針了。

現在這批數據曝光。它揭開一個迷,為什麼許多失業者會把日子過得那麼滋潤。那個已找到工作,只想在上任前「過渡」一下的失業者,可以每月拿到平均3400馬克的淨收入。等待退休金而當了失業者,他們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房產和其它收入。


不能再無視現實

「伊法斯」民意調查所報告的公開,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民間呼籲勞動局的方針和作風必須徹底改革,向真正願意工作的失業者敞開大門,提供服務。大約有20%的失業者得到工作的願望很迫切,但熱情並不很高。勞動局應對他們給予關注。

目前介紹工作的重點常常放在高齡失業者身上。許多各地的勞動局認為,50歲以上的人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重新啟用,以減緩專業人員不足的現象。只是,現實生活往往有些殘酷。一名51歲的機械工程師改行成了程序員。當他拿著剛剛領到的職業證書來到一家公司應聘時,公司人事處領導微笑著說:「您找錯了地方。我們公司連40歲的都不再招聘了。」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