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人案上訴案開審 人權組織籲「糾正錯誤」
2025年7月14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週一(7月14日)開始審理「民主派47人初選案」(又稱「47人案」)的多起上訴案件,提出申請的12名被告包括:鄒家成、吳政亨、楊雪盈、林卓廷、梁國雄、何桂藍、余慧明、何啟明、鄭達鴻、陳志全、黃碧雲及黃子悅。
其中僅有黃子悅認罪,並針對其4年5個月的刑期提出上訴,其餘人士則是針對被裁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的定罪結果及刑罰提出上訴。另一名被告彭卓棋週一撤回上訴申請。
此外,香港律政司也針對律師劉偉聰早前被裁定罪名「不成立」的判決提出上訴。預計上訴案將耗時10天作出判決。
「47人案」中僅有2名被告獲判無罪,45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被處以監禁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其中香港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及范國威在今年4月已刑滿出獄。
週一,大批香港警察在西九龍法院周圍巡邏,現場戒備森嚴。法庭外從週日晚間開始就出現提前到現場排隊等待旁聽的民眾。
據路透社及港媒《獨立媒體》報導,有一位現年百歲的「大黃伯」是約100名排隊等候旁聽的市民之一,他受訪時表示:「見一次多一次,好久不見就來見一下那些人……他們不是罪犯。」
另一名何姓女市民說,她從週一早上6點就到現場排隊,並表示若47人犯法,那麼「我們投票的是不是也犯法」。
超過6個國家的外交官出席週一的上訴庭。此前,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國家譴責港府打壓「47人案」具有政治動機,並呼籲立即釋放那些這些民主派人士。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事務主任布魯克斯(Sarah Brooks)指出,週一的上訴聽證是香港法院糾正這場錯誤的機會。「只有推翻這些定罪,香港法院才能開始恢復這座城市的全球地位,成為一個尊重權利、允許人們和平表達觀點而不必擔心被捕的地方。」
布魯克斯表示,該組織今年7月初發佈的報告顯示,香港《國安法》被定罪的絕大多數案件都是針對合法言論,「令人震驚的是,香港法院竟然縱容這種打壓行為,導致超過80%的被告被冤枉入獄」。
然而,香港和中國政府為司法機構的獨立性辯護,強調沒有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並稱民主派人士獲得了公平審訊。
隨著香港《國安法》持續壓縮政治團體、媒體和公民團體的運作空間,香港最後兩個的民主派政黨—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連線分別在今年4月及6月宣佈解散,並指出是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早前表示,做出解散決定是基於香港當前的政治局勢和社會氛圍,另有資深黨員接受美聯社訪問時指出,部分黨員被警告,若不解散就會面臨嚴重後果。
香港社會民主連線主席陳寶瑩上個月在記者會也稱,解散是「面對強大政治壓力下的艱難決定」,並與成員高喊「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