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德建交公報簽署後第二天出版的《世界報》就發表評論指出:"北京和波昂之間建立外交關係不僅僅是一個政治上的必要之舉,從聯邦德國和歐洲的利益出發值得歡迎。它符合一個對未來的世界秩序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性現實。兩國間將由此發展出怎樣的政治關係,今天或許還沒有人能夠預言。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工業國家,聯邦德國對中國的意義非同小可。中國希望找到一扇進入西歐的門戶,在歐共體內找到一個夥伴,這個夥伴(聯邦德國)不應該拒絕。"
在宣佈建交前,德中兩國政府進行了一段時間不長的試探接觸。《法蘭克福匯報》在1972年9月30日有關德中就建交事宜達成一致的報導中寫道:
"在兩國首都設立的大使館將獲得領事權。聯邦政府不會就台灣問題發表聲明,因為--正如(德國)外交部周五所作的解釋--對於波昂來說並不存在台灣問題。聯邦外交部長謝爾下周就將在聯合國全體大會的間隙展開首次會談,同中國副外長黃華進行接觸。之後還計劃在北京同中國總理周恩來和外長姬鵬飛舉行多次會談。在波昂,並沒有商定與(中共)黨主席毛澤東會面。不過並不排除這樣一次會見的可能。"
"波昂方面重視的是,同北京建交不應該被當作轟動事件看待。(德國)與所有由此願望的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意願,在1969年10月的政府聲明中就已有宣示。現在正是在逐步開始充實這些關係。在此背景下,外交部指出,這一政策並不針對任何一方,而是屬於聯邦政府'緩和外交'的一部分;此外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也存在巨大差異。謝爾將利用在北京的時間,探討加深這一關係的可能性。"
地緣政治夥伴
《世界報》在1972年10月12日發表客席文章"中國視波昂為政治夥伴",提出了與聯邦德國建交"對北京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作者認為,可從外交、內政和心理三個層面分析:"外交上,與波昂建立聯繫是北京加強其反蘇立場的諸多步驟之一。自從布拉格事件,自從勃列日涅夫教條的宣佈以及中國認為與此密切相關的1969年中蘇邊界爭端以來,反蘇成了中國結盟政策的首要標準,而不再是階級鬥爭。"
作者以此解釋中國為何同政治世界觀截然相反,但與蘇聯都有著某種利益矛盾的國家,如希臘、伊朗、土耳其、衣索比亞,乃至宿敵日本都建立了外交關係,並同美國接近。
"聯邦德國在這些國家的圈子中具有特殊地位。它在北京十分看好、但被莫斯科屢屢攻擊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中扮演領導角色;此外它還同中國一樣,因蘇聯對領土的飢渴而飽受困擾,以至於中國人覺得自己在這一問題上的情感能夠得到德國人的理解。儘管有'東方條約',(蘇德之間)由此種種可能的潛在矛盾,從中國的統一戰線--即盡可能地孤立蘇聯--的策略角度看,無疑是一件好事。"
內政方面,作者認為,與聯邦德國建交是總理周恩來外交政績上的又一個成功故事。此前,尤其是在邀請尼克森訪華的問題上,周恩來與毛澤東欽定的接班人林彪發生了矛盾,這一外交事件後來被黨媒宣傳為重大勝利,周恩來得以全面貫徹其主張。最後還應提到心理因素:
"在外交,中國在過去幾個月裡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的中心。過去被視為殖民強權的歐洲國家,現在向中國派出了代表使節,他們受到了熱情歡迎,也感受到了對方的自豪和保有距離的尊嚴。長期以來忍受屈辱的中國又找回了舊有的自信。這種自信的一部分也反映在與聯邦德國建交的慶祝儀式中。"
從革命到外交,從造反到建設
1972年10月15日出版的《明鏡》周刊,發表長篇背景文章,回顧了德國和中國自19世紀末以來的交往歷史。從普魯士王國與清朝建立外交關係、義和團運動和德國的殖民侵略、參加長征的德國人李德、中共建政後與東德建交以及與西德的非官方往來,直到1960年代末北京和波昂開始謹慎互動,及至1972年聯邦德國出現了一個在經濟和文化領域關注中國的高潮,工業和貿易界則開始看好中國的巨大市場和潛在產能。
文章認為,此時的中國"並非軍事和經濟強國,卻成為了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的對立面","一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正在努力把自己荒廢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能量轉移到經濟建設中來。然而儘管開始了外交開放,這個國家依然還是封閉的。"
1972年德中建交以來只有一位德國總理沒有在任期內訪問中國,但他卻是短時間內「兩次」訪華的總理。你知道他是誰嗎?被中國領導人稱作「老朋友」的德國總理又是哪(幾)位呢?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NurPhoto/picture alliance德國社民黨籍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在任期間,聯邦德國與中國建立起外交關係。不過他並未在擔任聯邦總理的時候訪問中國。等到布蘭特踏上中國的土地時已經是1984年。受中共邀請,1984年5月28日,布蘭特以聯邦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身份率團訪問北京。雖然他是在野黨領導人,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超出常規禮節,在釣魚台國賓館迎候布蘭特。布蘭特訪華期間還有一些小的花絮。他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仍頂著33度的高溫登上了長城。而美國總統雷根訪華時攀爬長城的距離還不到布蘭特的三分之一。布蘭特結束完對中國的訪問準備取道香港回國,但是卻在香港上空遭遇暴雨,飛機被迫返回廣州機場。他開玩笑地說:「現在已經是我第二次訪問中國了。」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Klaus Rose1975年10月,接替布蘭特出任總理一年多的施密特(Helmut Schmidt)首次訪華,成為德中兩國建交後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主席見過面的德國總理。施密特對毛澤東的評價是:「他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人。他沖勁十足、魅力四射,才華橫溢,但是冷酷而固執。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是擁有敏銳的直覺。毛澤東是聰明人,但理智並非他的強項。他發動的那些大規模運動並非清醒理智的產物。」施密特很早就判斷中國具備成為一個全球政治和經濟大國的巨大潛力。對施密特而言,中國的崛起是他在其政治生涯裡呼籲建成團結且強大歐洲的原因。他認為,只有這樣,歐洲人才能「在面對中國時以及和中國一道在世界上實現自身的利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etail德國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後期最具影響力的歐洲領導人之一。他執政期間實現了德國的統一,力推歐洲貨幣一體化進程。新華社在2017年柯爾去世時發表的悼念文章中將柯爾稱作「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對華友好,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德、中歐對話和合作,為中德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1984年10月,柯爾首次以總理身份訪問中國。德國《時代周報》當時在報導中寫道:「柯爾帶著尊敬的態度迎向中國最有權勢的人物——鄧小平。柯爾不自覺地把身體埋在沙發裡,似乎想讓賓主之間的身高差能有所平衡。」(註:鄧小平身高1.6米左右,柯爾身高1.93米)柯爾在任期間曾4度訪問中國。
圖片來源: Martin Athenstädt/dpa/picture-alliance德國前總理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對中國的首次訪問是在1999年5月12日。這原本應該是一次正式訪問,為期一周,而且訪問中應該包含廣泛的經濟會談。但是由於5月7日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到北約轟炸,造成三名中國記者死亡,施羅德的訪華行程也被迫壓縮至只有一天,而且降格為工作訪問。當時在總理府辦公室擔任外交和安全政策顧問史坦納(Michael Steiner)說,原本應隨同施羅德訪華的33名成員組成的商業代表團以及12項合約的簽署計劃全部都被取消。不過在這次工作訪問結束之後半年不到的時間,11月初,施羅德再次訪問中國,這一次還帶上了龐大的經濟代表團。施羅德在任的7年間總共6次對華訪問。他主張取消對華武器禁運,6次訪問中從未公開涉及人權問題,因此他執行的對華政策也被德國輿論批評為「缺少道德」。
圖片來源: Andreas Altwein/dpa/picture-alliance2005年開始出任德國聯邦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上任後的第二年開啟了她作為總理的首次中國行。第一次出訪中國,梅克爾選擇了北京和上海兩站。當時中國媒體在報導對梅克爾的訪華印象時稱,「展現在中國民眾面前的梅克爾是一副謙遜儉樸的形象,鏡頭前的笑容甚至有些羞怯」,但她的「高效和務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次年9月,梅克爾在總理府會見了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得北京勃然大怒,德中關係隨之進入「冰期」。2008年10月,梅克爾再度前往北京,出席亞歐峰會並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她在北京受到了熱情接待。當時跟隨她訪華的還包括德國工業聯合會、大眾汽車集團、西門子股份公司、蒂森克虜伯公司和戴姆勒公司的高層代表。當時媒體評價稱,梅克爾的這一次訪問「為德國企業界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epa/R. Vennenbernd2019年9月,梅克爾最後一次作為德國總理訪問中國。當時正值香港抗議活動延續數月,梅克爾這次訪問中也談到香港問題,呼籲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解決危機。在12次的訪華行程中,幾乎每一次梅克爾都提出前往北京之外的省市參觀考察。她的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她還訪問過南京、西安、廣州、天津、成都、合肥、杭州、沈陽、深圳、武漢。圖為2019年梅克爾考察「中德友好醫院」武漢同濟醫院。2021年10月13日,梅克爾即將卸任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影片會晤中對梅克爾表示:「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你也即將卸任德國總理,中國人重情重義,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去年11月組閣的德國紅黃綠政府總理肖爾茨尚未以總理身份訪問過中國。今年8月他在夏季記者會上呼籲德國企業不要過於依賴中國,而是要依賴多樣化的供應鏈。他說,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已稱為德國國家戰略的一部分。他還說,就他上任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雙方進行了討論,但還沒有確定日期。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專家巴爾金(Noah Barkin)分析認為,由於肖爾茨對華語氣變得越來越強硬,「幾個月來,北京對德國的態度一直很冷淡」。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