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60年戛納—不羈的風

亞思明2007年5月15日

貫以標新立異而享譽世界的戛納電影節60歲了。這棵植於法國南部海灘的金棕櫚已然長成參天大樹,集商業成就與文藝氣質於一身,每年抖落一枚光芒四射的棕櫚葉。恰逢60華誕之際,來自世界各地的群星和名導又將在未來的12天裡把這座風光旖旎的法國小城幻化為一條熠熠生輝的星光大道。

什麼都是可能的圖片來源: AP

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國際電影節還遠未獲得今天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藝術面孔。1938年,當德國導演雷妮‧瑞芬舒丹以一部《奧林匹亞》在威尼斯——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節上獲得墨索裡尼獎和法西斯主義者的勝利歡呼之後,一些保有獨立人格的理想主義者憤然離去,決心創辦符合藝術理念的電影節。不久,希特勒稱霸歐洲,破壞了組織者的初步設想。直到1946年9月,二戰勝利後的第二年,戛納電影節才艱難誕生(1948年和1950年因經費短缺而停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如果說,加州陽光般酣暢淋漓的銀屏大片最易博取奧斯卡評委的微笑,那麼,吹皺戛納心池的往往是宛若地中海海風的風情之作。風——無形亦無象,無規可測,無跡可循,所以不拘一格的法國人會把大獎頒給特立獨行的無名小卒。如1959年憑處女作獲最佳導演獎的28歲的弗朗索瓦‧特呂弗;1976年以《計程車司機》摘取金棕櫚的馬丁‧西科塞斯——此君直到去年才因一部絕非巔峰水準的《無間道風雲》在奧斯卡圓夢;最傳奇的要屬美國人史蒂文‧索德伯格,他花了兩周時間寫劇本、一周拍攝完成的處女作影片《性,謊言,錄像帶》問鼎1989年金棕櫚,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大獎得主。

此外,永遠留在戛納歷史上的印記還有:1968年,法蘭西爆發了五月風暴,愛電影更愛革命的青年領袖們手牽手擋在銀幕前,抵制電影節開幕。70年代,戛納海灘染上了情色的粉紅,如1974年,法國B級大師馬克斯‧皮卡斯攜4部X電影來到戛納賣場;1976年,大島渚的《感官王國》在戛納電影節放映,真實的性愛場面讓一些記者半途離座。兩年後,戛納邀請他的《愛之亡靈》參賽,並給與他最佳導演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90年代以來,戛納逐漸加強了全球化色彩,將眼光投向亞洲乃至整個世界。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成為首位摘取金棕櫚的中國導演,侯孝賢的《戲夢人生》拿到了評委會獎;1997年,王家衛獲得了最佳導演榮譽,他的參賽片為《春光乍洩》;2000年,中國電影在國際上大放異彩:評委會大獎給了姜文的《鬼子來了》;楊德昌以《一一》取得最佳導演稱號。近年來,韓國、泰國導演也在戛納頗有斬獲。

60年來,戛納電影節憑借四大支柱安然度過了政治文化上的風風雨雨:美國電影的強力給養;國際名導的忠誠維護;潛力人才的發揚光大;但最重要的還是堪稱歐洲藝術先鋒的法國獨立電影人的不懈追求。

2007年5月16日,第60屆戛納電影節將在王家衛的《藍莓之夜》中開幕。競賽單元的22部影片及導演名稱如下:

 《藍莓之夜》王家衛 (中國香港)

 《老情婦》 凱瑟琳‧佈雷亞 (法國)

 《愛之歌》 克里斯托弗‧奧諾雷 (法國)

 《潛水鐘與蝴蝶》 朱利安‧施納貝爾 (美國)

 《在人生的另一邊》 法蒂‧阿金 (德國)

 《老人止步》 柯恩兄弟 (美國)

 《十二宮殺手》 大衛‧芬奇 (美國)

 《我們擁有此夜》 詹姆斯‧格雷 (美國)

 《原木之森》 河瀨直美 (日本)

 《給我承諾》 埃米爾‧庫斯圖裡卡 (塞爾維亞)

 《秘陽》 李滄東 (韓國)

 《四個月,三周,兩天》 克里斯蒂安‧門裘 (羅馬尼亞)

 《Tehilim》 拉斐爾‧納德賈裡 (法國)

 《沉默之歌》 卡洛斯‧雷加達斯 (墨西哥)

 《波斯波利斯》 瑪嘉‧莎塔碧 (伊朗)

 《進口出口》 烏爾利奇‧塞德爾 (奧地利)

 《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蘇克洛夫 (俄羅斯)

 《死亡證明》 昆汀‧塔倫蒂諾 (美國)

 《倫敦來的人》 貝拉‧塔爾 (匈牙利)

 《暴走公園》 加斯‧范‧桑特 (美國)

 《放逐》 安德烈‧薩金塞夫 (俄羅斯)

 《呼吸》 金基德(韓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