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7月,中國經濟顯示出放緩跡象。據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15日公佈的數據,工業產值、零售的增速均放緩,住房價格繼續下跌。
提前備貨推動出口
儘管周一川普将「貿易休戰」延長90天,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繼續籠罩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此前報告稱,7月出口同比上升7.2%,進口增速創一年來新高。這顯示商家正趕在「貿易休戰」期出貨。
與此同時,這也反映出比較的基數較低。製造業減緩投資、雇傭和生產,採取觀望態度。中國製造商也加大向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出口,以彌補與美國業務的缺口。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Sheana Yue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出口仍是一個亮點,儘管提前備貨帶來的推動力在減弱,工業生產也顯示出走弱跡象,正如我們所預期的。」
此外,中國也受到洪澇災害的衝擊,對許多地區的經濟活動造成干擾。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中寫道,中國經濟「克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和國內極端天氣等不利影響」。
「企業可能在利用現有產能,而非建新廠」
7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從6月的6.8%降至5.7%。這一增速為8個月來最低。
1-7月,對工廠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投資略增1.6%。而此前,今年上半年的這一增速為2.8%。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中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Yuhan Zhang表示:「企業可能在利用現有產能,而非建設新工廠。」
他同時補充說,個別行業的表現是例外,如汽車、鐵路、造船、航空以及其它運輸設備行業,顯示出政策驅動下高技術和戰略領域仍在吸引顯著的投資。
儘管政府推出消費券等,意圖推動內需,但老百姓仍捂緊了錢袋子圖片來源: Johannes Neudecker/dpa/picture alliance 分析預計今年增速低於官方目標
北京近來加大政策措施力度,以期推動消費,同時遏制價格「內卷」。
政府擔心中國製造業的產能過剩以及價格戰可能讓消費者進一步觀望。儘管物價進一步降低,仍鮮有跡象顯示消費者在放鬆錢袋。
周三發布的另一項銀行借貸數據顯示,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7月出現20年來首次萎縮。這顯示私營部門需求疲弱。
路透社的報導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為4.6%,這將低於5%左右的官方目標。
凱投宏觀的Zichun Huang表示:「我們認為今年接下來出現經濟復甦的可能性不大。」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Lynne Son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7月中國經濟活動廣泛放緩,零售、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均為一年來最低。」
從「光棍節」到「剁手節」,「雙十一」在過去十多年演變為中國電商的巨大商機和消費者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不過在經濟下行的陰影下,企業和民眾已經熱情不再。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HROMORANGE雙十一的前身「光棍節」,原本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單身大學生自創的一個抵制情人節的"人工節日",日期選為「11月11日」,意在調侃光棍們的單身生活。從年輕人對此的熱情中,馬雲們嗅到了商機。2009年阿里巴巴旗下購物網站天貓在11月11日首次舉辦了「淘寶商城促銷日」。(圖為2015年資料圖)
圖片來源: Xu Kangping/EPA/picture alliance淘寶開頭之後,其他各大電商平台都紛紛參與其中。這一大型促銷活動迅速演變為全行業一年一度的購物節。時間也不再侷限於11月11日這一天,而是從10月份就開幕,商家以各種預售機制吸引消費者提前加購。原本自嘲的"光棍節"成了全民網路購物的狂歡。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Dufour這段時期也被稱為中國電商零售的「黃金十年」。雙十一的天文數字銷售額不斷攀升。 2019年雙十一購物狂歡創下電商銷售新高。淘寶在24小時內創下了380億美元的銷售額。每年11月11日這一天,平台還舉辦規模盛大的晚會,並要請國際演藝明星參加助興,包括妮可‧基曼(Nicole Nidman)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圖)等。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T/STR中國「雙十一」購物成交量超過了「黑色星期五」,其火爆對全球零售業都產生了影響。Singles Day擴展到了俄羅斯、南美、東南亞一些國家。阿里巴巴還借此吧自己的品牌推到了海外市場。圖為2019年紐約街頭,阿裡速賣的雙十一快閃店。
圖片來源: Richard B. Levine/Sipa USA/picture alliance根據百度指數,雙十一的熱度在2016至2018年達到高峰後,從2019年開始持續下滑。之後在持續3年嚴格的封控清零政策下,商業信心遭到打擊,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被削弱,購物情緒也深受其累。阿裡2021年的天貓 「雙11」 銷售額5403億元,京東銷售額是3491億元,這是兩家電商巨頭最後一次公佈購物節的全部銷售數據。
圖片來源: Reuters2022年,阿里巴巴和競爭對手京東都沒有對外公開購物節的全部銷售數據,而只是說和前一年持平。根據咨詢公司貝恩(Bain)的一份報告,2022年「雙十一」總銷售額達到1.1兆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隨著中國政府對網路平台的整治、對演藝界稅務監督和對媒體言論的控制越發嚴格,平台的促銷花樣收斂、自我慶祝和媒體附和的聲量變小。消費者也逐漸趨於理性,買到要「剁手」,似乎逐漸成為過去。十多年後的「雙十一」已經不再那麼「瘋狂」。此外,人們也意識到海量網購對環境、交通、物流和人們日常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新冠大流行之後,中國的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在房地產危機和通貨緊縮壓力的拖累下,中國國內經濟增長乏力,人們對未來經濟走勢和個人收入的信心缺乏,消費者在購物節期間也不再全力以赴購物。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的雙十一活動將持續一個半月,刷新歷史記錄,成為「史上戰線最長雙十一」。但據媒體報導氣氛冷清。自2022年之後,阿里巴巴今年第二次沒有舉辦雙十一晚會。澎湃新聞報導指,近年來雙十一促銷預熱期越來越早,但熱度卻越來越淡了,從銷售增速上可以看出明顯放緩的趨勢。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房價繼續下跌 消費相對疲弱
今年頭七個月,房地產投資下跌12%,居民住房投資下跌近11%。主要城市新建房價格下降1.1%。這顯示,房地產業的下滑仍在持續。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Sheana Yue表示,房價可能繼續下跌,可能到2028年才會企穩。
房地產市場暴跌始於新冠疫情爆發之際,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引擎失去動力,也讓數十家房地產商債台高筑。危機波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讓數百萬人失去工作。
政府採取措施,確保大多數已售住房完成施工,但儘管有一些刺激措施,房地產銷售仍疲弱。
由於多數中國家庭的財產與房地產捆綁,其消費支出也受制於此。7月,零售上升3.7%,為7個月以來最低增速。6月零售增幅還為4.8%。
失業率從5%增加至5.2%。7月正值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之際。
居民消費價格7月環比增加0.4%,批發價格同比則下降3.6%,這也顯示出需求相對疲弱。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