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0109 Welternährung Grüne Woche

Sabine Kinkartz2009年1月23日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估計,世界上有將近10億人在挨餓。如何保障地球村的糧食供應呢?來自約30個國家的農業部長和專家參加了"綠色周"上的討論。

沒糧食可以多肉:綠色周上的波蘭肉食品站台圖片來源: Rozalia Romaniec

正在柏林舉行的農業博覽會 - "綠色周"上,各種美味佳餚令人目不暇給:山地乳酪,烤香腸,丸子,各式調料,蔬菜,水果,來自全世界超過十萬種的特產等待著觀眾品嘗。沒有一位參觀者空著肚子回家。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居民遠沒有柏林"綠色周"的參觀者那麼幸運。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近三分之一,達到90億。但誰來養活他們呢?在"綠色周"上,大約1000名專家,其中包括來自30多個國家的農業部長討論了這一非常緊迫的問題。德國農民聯合會主席松萊特納說:"瑞士達沃斯是世界經濟的論壇,柏林必須成為農業和飲食行業的論壇。政界和經濟界必須找到如何實現一個更合理、更和平的世界的途徑,而首要的前提是有足夠的糧食。每個人都有吃飯的權利。"

松萊特納提出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政府的任務。聯邦農業部長伊爾澤-愛格納女士說:"有飯吃是必須實現的一項人權。讓本國人民吃飽飯是一國政府的首要任務。"

但如果某個國家不能或不願做到這一點呢?像北韓和辛巴威这樣的獨裁國家,人民是否在挨餓對統治者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內戰、壓迫和腐敗是導致人民食不果腹的主要原因。在全世界九億六千三百萬的飢餓人群中,農民及其家庭佔了一多半。德國農民聯合會主席松萊特納說,去年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使局勢更加惡化:"2008年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告訴我們能源和原料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再補充一點:2008年秋季以來糧食價格的下跌也不應讓這一基本認識有絲毫的改變。"

2008年糧食大豐收,這也是秋季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在過去幾年,供不應求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全球範圍內的糧食儲藏量已達到歷史新低。因此,當務之急是提高產量。而這又談何容易。世界最大的化學康采恩巴斯夫理事會成員馬奇諾夫斯基從化學專家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耕地面積是不可能隨意擴大的。從1960年到現在,全球人均佔有的耕地面積減少了一半。這一趨勢將會繼續下去。"

與此同時,肉食品的消費量上升,也就是說,耕地變成了牧場,糧食被用作飼料。灌溉越來越困難,因為氣候變化導致淡水越來越少。飯碗與油箱之間的競爭也不可忽視,因為生態燃料的產量在逐年上升。馬奇諾夫斯基說:"我們需要更高的效率,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積達到足夠的糧食產量。"

俄羅斯農業部長戈爾德耶夫認為,在該國的耕地上還可以有更大的作為:"我們對本國農業的潛力做了一項調查。結果是,我們能夠養活四億五千萬人口,這是目前俄羅斯人口的三倍還多。我個人不害怕2050年世界人口達到90億,但我們需要相應的技術。"

還有相應的農業管理。俄羅斯農業專業的大學生正在德國學習相應的技術。這一名為阿波羅的項目由聯邦農業部資助,為東歐國家的學生提供四個月的實習機會。獲益的不只是這些國家的學生,德國工業界對這些年輕的農業技術人員也很感興趣。項目負責人魏道爾女士說:"在德國實習結束時,我們會舉辦一個學生與公司的洽談會。這些公司都是與農業有關的,包括農業技術或種子培育。他們可以交換名片,建立聯繫,有時公司會在學生們結業之後雇傭他們。"

聯邦農業部也幫助企業拓展在中國的業務。比如雷肯農業機械公司就將在農業部的協助下在中國內蒙古建立一個示範農場。該公司的出口經理福克說:"今後幾年,我們將與當地農業專家一起研發適用於中國氣候和土地條件的技術。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將與中方互相學習,當然我們也想為我們的產品開闢市場。"

這也是發展援助政策的新方向。少一些糧食,多一些技術。就像在綠色周上提出的口號:不出口鮮魚,而是魚池和釣竿。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