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APEC台灣的兩岸與外交是否出現斬獲?

凱中(台北特約記者)
2017年11月13日

台灣總統蔡英文接見APEC代表團,對此嘉許。代表領袖宋楚瑜也與多國領袖有互動,而與習近平雖然互動不長,卻也引發各自解讀。

Taiwan Taipeh Mr. Soong und  Präsidentin Tsai Ing-wen
台灣總統蔡英文強調,這次宋楚瑜領軍的越南出訪圓滿達成任務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 Offi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總統蔡英文於13日在總統府內接見2017年越南亞太經合會APEC的代表團,並在府內發表演說。蔡英文稱,對這次台灣代表團的表現"高度肯定",並稱前台灣省長宋楚瑜領軍的代表團的任務"圓滿達成"。

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 Office

宋楚瑜也在致詞時表示,這次的APEC行,對中華民國來說是"高層次地參與",並例數台灣與各國成立"APEC婦女與經濟子基金"、"中小企業發展"與"災害預警相關制度"等三項經驗的分享。他自信地說"不要說是成就,而是成績",台灣確實有能力、也願意去推動這些範例的分享。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所教授,專長國際組織與兩岸關係的范世平對德國之聲評論,這次的APEC台灣指派宋楚瑜擔任領袖代表,基本上還是成功,甚至可以說"四平八穩"。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出身外交官的宋楚瑜,相當懂得應對進退,而且在面對其他國家時可以推銷台灣自身優勢,面對中國主席習近平時,雙方也能閒話家常,沒有因為兩岸的政治低壓而被中方真正的排斥。

兩岸對話空間退縮?

1942年出生湖南省湘潭的宋楚瑜,國共內戰時隨父親來台,宋楚瑜在台灣被歸類為外省系,屬"親中國"的政治人物。2005年首度回到中國祭祖,並以台灣親民黨主席身份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2014年時,他也曾前往北京與習近平見面,算是舊識。

在2016年蔡英文當選後,原本預見台灣在APEC等國際場合會遭遇嚴重打壓,但是在蔡英文的推薦下,宋楚瑜成為民進黨執政後的APEC台灣代表。當年也與習近平在寒暄十幾分鐘,然而,今年根據台灣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轉述,習近平與宋楚瑜僅在外頭寒暄"數十秒"。

許多台灣媒體將此數十秒解讀為"中方對此冷淡",然而范世平卻不如此看待,"去年在祕魯,亞洲國家的領袖都是路途遙遠前往,一待就會待很久,活動也冗長,在外頭的空檔寒暄機會也多,今年在越南,亞洲國家領袖都是匆匆來回,2、3天就走,行程也趕。如果習近平不喜歡宋楚瑜,一開始跟越南施壓即可"。

對比過往的兩岸APEC領袖會面,在2008年至2013年間,當時台灣前副總統連戰與蕭萬長都分別出使過,也與胡錦濤與習近平有過APEC會前會談,但這樣的狀況在2015年後出現變化,習近平當年僅與蕭萬長短暫交談5分鐘。

范世平認為,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事件,徹底讓執政的國民黨民調與支持度出現崩盤,當年縣市長大選也輸,中方對國民黨的表現確實是失望的,也讓2015年起的APEC兩岸互動變為冷淡,可說是一個轉捩點。

台灣外交出現斬獲?

對於這次台灣的外交是否有斬獲,范世平則認為台日關係有進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宋楚瑜也舉辦了會談,與去年的握手相比進步甚多。范世平說,看得出來安倍政權"友台"的政策明顯。

宋楚瑜也在致詞時表示,這次的APEC行,對中華民國來說是"高層次地參與"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 Office

同樣習近平與安倍晉三會面時,雙方也是重新就"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做出論述,習近平並沒有在台日上較為友好的關係表反對,多少也看得出習的善意。再加上前陣子中方也與韓國重修舊好,他認為中國在十九大後,穩定東亞的意圖更明顯。

未來的兩岸關係,范世平也是相對持樂觀態度:"對比十九大前的整肅與壓力、對日韓印等國放話,習近平會走較懷柔與溫和的態度"。他分析,未來中國發展還是以內部改革、穩定經濟成長優先。

宋楚瑜在這次APEC會議也高評價中國,認為中方沒有過往的大動作打壓,"兩岸有各自的堅持,但要相互尊重",宋也稱讚中國有"大國的樣子"。對於APEC後的兩岸走向,范世平也認為,習一定是願意跟蔡溝通的,雙方都在找一個新的模式互動,如果能有機會突破成見,對話甚至見面,那兩岸會有很好契機。

范世平也提到,近來包括環球時報與中評社的社論對於蔡英文的評論都趨向軟化,也不失為是一個觀察指標。美日兩國在與中國對話時,也都儘量不把台灣問題扯進去中國的利益,因此他最後評估,APEC後,兩岸關係還不至於降到最低點,還是有可溝通的機會。

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餘!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