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公報草案:呼籲暖化限制1.5度以下
2021年10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20國集團峰會(G20)將於10月29日至10月30日在義大利羅馬登場。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公報草案,這20個與會國家本周末將承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提前為下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COP26)進行準備。
根據草案,20國集團的領導人將承諾採取緊急措施,以實現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1.5度以下的目標,並一同前往蘇格蘭格拉斯哥,參加有近200個國家一同與會的COP26。美國總統拜登將會出席G20,而中國外交部則在29日宣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透過影片與會、並在峰會上發言。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一直沒有離開過中國。
2015年的巴黎協議中,各國承諾將全球暖化控制與工業革命前相比最多只增加攝氏2度的範圍內,最好控制在攝氏1.5度內。但過去幾年間極端天氣事件的加劇和大氣中碳含量的增加,也使得氣候科學家們強調攝氏1.5度上限的標準對於有效降低氣候變遷風險的重要性。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4月發布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增溫已達攝氏1.2度。
該草案寫道:「我們認識到,氣候變化在攝氏1.5度時的影響要比攝氏2度時的影響小得多,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使攝氏1.5度的目標保持在可達成的範圍內。」
草案又寫道:「我們承認2050年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淨排放或碳中和的重要意義。」聯合國氣候專家曾建議說,2050年以前達成攝氏1.5度的溫度上升限制至關重要。但路透社指出,2050年的日期在草案中被放置在括弧裡,意味著這項日期仍需談判。
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碳排放國說他們無法在2050年達標,而迄今為止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的目標則是2060年。然而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29日表示,英國預期習近平不會參加COP26。中國會另派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會。
「氣候融資」成談判關鍵
包括巴西、中國、印度、德國和美國在內的20國集團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80%以上。他們佔世界人口的60%,估計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0%。
路透社報導,20國集團在草案中重申了到2025年「逐步取消和合理化」化石燃料補貼的承諾,並遏制被認為是全球暖化主要元兇的煤炭發電。
領導人說,他們將「盡最大努力」避免建設新的未減量的燃煤電廠,並增加了「考慮到國家情況」一辭,這句話通常被用來避免堅定的承諾。
根據草案,各國領導人也將在今年年底前結束對海外煤廠的公共資助,並爭取在2030年代實現電力系統「基本去碳化」。同時,他們也承諾2030年「大幅減少」甲烷的集體排放,但這個期限也被放在括弧內。
此外,發達國家是否願意資助較貧窮國家的生態轉型,提供所謂的「氣候融資」,可能對20國集團和COP26的成功至關重要。草案內也提到:「我們強調履行發達國家共同承諾的重要性,即在有意義的氣候暖化緩解行動以及透明的執行情況下,每年從公共和私人來源籌集1000億美元,以滿足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2009年,較富裕的國家在2009年就已曾同意建立一個每年1000億美元的基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中轉、降低氣候風險,但進展緩慢。
COP26會議主席夏爾馬(Alok Sharma)曾表示,他希望該基金能在2023年到位,比原先計劃還要晚三年,因為許多發展中國家不願意在富國履行承諾之前加速減排。
27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葉民曾表示,發達國家能否認真對待「氣候融資」已成談判關鍵。他說,發達國家是要有效支援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還是只是在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責任」,已成為多邊進程能否持續向前的最大障礙。
路透社報導,20國集團的草案中另外在括弧中註記「呼籲提供額外的氣候融資」,這似乎也表示各國在這個議題上還有很多談判要做。
中國提交最新減排報告
在G20和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際,中國10月28日向聯合國提交了更新版的減排相關文件。在文件中,中國重申了之前提出的目標,沒有提出新的內容。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網站上公佈的提交文件顯示,中國的目標是力爭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路透社的報導指出,這是在兌現習近平之前作出的承諾。
在中國向聯合國提交的文件也重申確保可再生能源佔能源消費比重的四分之一、增加森林覆蓋率等內容。
《紐約時報》相關報導稱,「中國最新減排計劃給全球氣候努力蒙上陰影」,指出中國提出的減排計劃「與中國國內外許多氣候倡導者的期望相差甚遠」。報導援引美國氣候特使克裡說,中國「沒有做出足夠的推進」。
美聯社也在報導中援引美國喬治敦大學的氣候、能源問題專家劉易斯(Joanna Lewis)稱,中國的最新減排計劃「並不令人驚訝,但是令人失望」。
赫爾辛基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師邁爾利維塔(Lauri Myllyvirta)對美聯社表示,一些關鍵問題在文件中沒有得到解答,中國的「排放將在什麼水準上達到頂峰,頂峰過後應以怎樣的速度下降?」
(綜合報導)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