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IBM放棄PC業務 聯想接盤能否妙手回春?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8日

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的消息無疑於在全球IT界仍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是什麼原因,讓曾經首創PC(個人電腦)概念的IBM會最終放棄該項業務?聯想在接盤之後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呢?

12月8日上午,中國IT業巨頭之一聯想公司宣佈以12.5億美元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聯想集團的全球業務總部將設立在紐約,在北京和美國北卡州的羅利(Raleigh)設立主要營運中心,並在世界各地設立銷售辦事處。根據聯想和IBM共同發布的公告,此次收購的目的是「強強聯合,打造全球PC領導企業」。而收購IBM的PC部門後,聯想有望成為繼戴爾,惠普之後,全球的第三大PC廠商。收購完成以後,聯想將獲得IBM公司「Think」系列商標的所有權,同時也獲得了全球160國家的分銷和銷售網路和廣泛的全球品牌認知度。而對於IBM而言,出售桌面PC和筆記型電腦業務意味著該公司可以集中全力發展利潤率更高的業務,例如計算機服務、軟體、伺服器與存儲以及計算機晶片等等。

在這筆交易中,買賣雙方可謂「可取所需」。近三年來,作為中國PC業第一品牌的聯想集團一直在嘗試多元化的發展戰略,但是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聯想屢遭挫折。有報導說,聯想公司高層也承認對於多元化發展的複雜性估計不足,而這甚至影響到了聯想在PC領域,這一核心業務中的競爭力。有研究人士指出,聯想今年以來開始實施業務收縮,集中發展的是PC及手機。在這樣的背景下,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可以被視為「收縮戰略」的一個體現。對於IBM來說,雖然擁有PC之父的光榮頭銜,但個人電腦業務對於IBM來說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雞肋。有關分析顯示,筆記型電腦和台式電腦兩項業務今年有望為IBM帶來大約100億美元收入,但稅前虧損約為2.5億美元。也就是說這次成功的剝離個人電腦業務後,IBM的利潤率將會得到提高。

40年前,IBM曾經依靠360系列電腦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電腦時代圖片來源: AP

雖然買賣雙方對於這筆交易都是「心滿意足」,但外界卻出現了不少懷疑的論調。作為聯想今後的主要全球競爭對手,戴爾和惠普似乎都沒有把這次收購放在心上。戴爾董事長邁克爾-戴爾就曾經表示,他對於聯想的前景並不看好,因為此前在計算機產業有太多併購失敗的例子。惠普公司負責PC業務的執行副總裁季特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表示,聯想集團將發現自己很難整合IBM的個人電腦業務,因為聯想本身是一家面向中國市場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如果突然面向美國或者法國市場製造產品,將會有許多新的物流和供應鏈問題需要解決。

如果說競爭對手的言論不足為據的話,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也許是聯想所不能忽視的。其實,在IT業內,最終失敗的收購行動並不是一件稀罕事。1997年,台灣宏碁集團曾經收購美國德州儀器公司,並試圖打開美國市場,但最終失敗。連三星電子,日本電氣公司(NEC)這樣的國際巨頭也曾經在跨國收購中吃過敗仗。有不少分析家也認為,這次收購也許將是「聯想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冒險」。國際著名的IT領域咨詢公司加特內爾(Gartner)對於聯想收購案的看法也許是帶有總結性的,該公司分析師基利蘭德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從合同上看,聯想和IBM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是把紙面上的成果轉化成現實收益的時候了。相對來說,IBM所處的地位比較安全,他們終於扔掉了PC業務這個大包袱,因為他們在這一領域一點盈利都沒有。現在,聯想的任務就是把它扭虧為盈。」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