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7月25日)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調了2023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4月份預期的2.8%調升至3%。
IMF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成長預期有小幅回升,原因是今年第1季服務業出現復甦,加上勞動市場表現強勁。此外,通膨稍有緩和,2023年全球整體通膨率預計為6.8%。比4月的預期稍低;IMF全球經濟研究部門主管丹尼爾.李(Daniel Leigh)指出,這主要是因為IMF將中國的通膨數字大幅下調了約0.9個百分點,並降至1.1%。
然而,雖然今年7月的經濟成長預期略高於4月,「但從歷史標準來看仍然低迷」。由於全球經濟風險持續存在,202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平平,同樣大約是3%。跟2021年6.3%的整體經濟增長率,以及去年的3.5%相比,2023年和2024年成長預期遲緩。
報告寫道:「全球經濟成長面臨的風險平衡,仍然偏向下行。如果出現進一步的衝擊,例如俄烏戰事加劇,或是極端天氣事件等因素,而觸發更嚴格的貨幣政策,那麼通膨仍可能繼續居高不下、甚至上升。」
「我們正在步入正軌,但還沒有走出困境。」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向路透社指出,放眼未來5年,整體經濟成長可能接近或稍高於3%,這跟新冠疫情之前相比,成長明顯放緩。從2000年到2019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預期為3.8%。
新興經濟體引領經濟成長
IMF預期,2023年和2024年新興經濟體將有4%至4.1%的經濟成長,主要驅動力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與印度。相較之下,先進國家的整體經濟成長預期,在今年和明年分別是1.5%和1.4%。
依個別國家來看,IMF預期印度今年經濟成長6.1%,對中國的預期則維持不變,仍然是5.2%。雖然中國自去年底鬆綁防疫政策後,經濟有了復甦,但從今年第2季數據看來有放緩跡象。古蘭沙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不景氣,影響消費者信心;此外,全球經濟表現不振,也代表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減少。
近期北京政府推出一連串振興民營經濟、增強內需的政策。對此,IMF專家丹尼爾.李表示樂見,但若要進一步強化成長動力,「還有很多可以做的」,特別是「保障預售的房產確實交付,並為家庭提供針對性的支持」,以提高市場信心、促進消費。
爛尾別墅的新主人
對於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而言,中國的商業環境仍不容過度樂觀;據路透社26日整理,許多外企最近展現謹慎態度,例如花旗集團(Citigroup)形容其中國業務情況為「最令人失望」,在最初的疫後經濟復甦之後就成長減速;不過,法國奢侈品品牌路威酩軒集團(LVMH)在中國的業務出現強勁反彈,今年第2季全球銷售年增長17%。
先進國家經濟成長趨緩
IMF預期今年美國經濟將成長1.8%,比4月的預期增加0.2個百分點,主因是第1季的消費增長顯示出韌性。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向法新社表示:「我們謹慎的評估是,美國經濟可以避免走向衰退之路……朝著通膨目標前進的同時,不會在未來陷入衰退。」不過,他也說這是「一條非常非常狹窄的道路」。
七國集團(G7)之中,僅有德國將出現經濟萎縮,2023年預計縮減0.3%;這個數字比IMF今年4月預期德國經濟萎縮0.1%,更為悲觀。不過,IMF預期德國經濟在2024年將增長1.3%。
古蘭沙在2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全球經濟成長遲緩的原因,其一是疫情時期各國政府投入巨資保護國內經濟,如今卻不見得有足夠的財政資源進行結構改革;其二,則可能跟人口老化有關。
此外,古蘭沙還提到「地緣經濟的分化加劇」,並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全球經濟可能分裂成敵對的集團,這對於那些最仰賴全球經濟整合、直接投資和技術轉移的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來說,將會傷害最大。」
過去半年中,「去風險」取代了「脫鉤」,逐漸成為歐美國家對華經濟和安全政策的一個共識。這個概念最早出自哪位政治家之口,又是如何在國際上被討論和接受的?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2023年3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兩個歐洲智庫主辦的活動中用英語發表演講。她指出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經濟關係正變得越來越不平衡,中國「明確地將軍事和商業領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給歐洲安全帶來了風險,因此需要去風險,並且更好地運用現有工具,以維護歐洲經濟利益。「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而我們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們必須聚焦於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脫鉤。」
圖片來源: VALERIA MONGELLI/AFP/Getty Images馮德萊恩的講話獲得了巨大關注。「去風險」這個說法也隨即開始在德國和美國被媒體和政界人士引用。《紐約時報》認為,這一表述是對歐盟對華關係新的概括,德國和法國外交官此後在國際組織中推廣「去風險」的概念,並使之體現在當年5月廣島G7峰會聲明的內容中。德國《明鏡》周刊則指出,馮德萊恩希望在用詞上保留空間,與美國一段時間以來使用的「脫鉤」有所區別。
圖片來源: Ole Spata/dpa/picture alliance德國外長貝爾博克4月中訪華期間也表示,德國並非要與中國「脫鉤」,而是要「降低風險」,就是說歐洲應降低對中國「不健康」的依賴。同時出席記者會的中國外長秦剛則回應說,「中德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在供應鏈上相互依賴「是市場規則下最優的選擇」;只要兩國都保持開放,「就沒有必要擔心所謂的依賴」。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有德國媒體注意到,最早公開使用「去風險」一詞的並不是馮德萊恩,而是德國總理肖爾茨。2022年11月德國《明星》雜誌(Stern)在肖爾茨訪華前的一篇報導中引述他談到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性時說到:「去風險和多樣化是當務之急。」但當時這一說法並未引起特別的輿論關注。
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dpa/picture alliance「去風險」(De-Risking)一詞並非新近的發明,而是一個金融行業的術語,指的是銀行或投資者收縮或終止交易關係,以降低支付違約的風險。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歐盟雖需要「與中國合作和貿易」,但仍須修正與中國的商業交易方向,尋求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降低風險,而非脫鈎」。
圖片來源: Boris Roessler/dpa/picture alliance華盛頓的官員也開始使用「去風險」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時表示,「去風險意味著擁有彈性的有效供應鏈,並確保我們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脅迫。「」我們只是要確保美國和盟國的技術,不會被用來對付我們自己,」而並不是要切斷貿易,他強調,「正如馮德萊恩主席不久前所說的。」
圖片來源: Nathan Posner/AA/picture alliance德國《商報》指出,在這個問題上,馮德萊恩、德國總理肖爾茨以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顯然已經形成了共識。「同'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圖片來源: Jens Schlueter/AFP5月的廣島G7峰會結束後,英國首相蘇納克(左二)對媒體表示,英國和G7集團其它國家在共同尋找方法,減少中國帶來的挑戰。「這一切都是關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他補充說:「我們(七國集團)正在採取措施防止中國利用經濟脅迫來干涉其他國家的主權事務。」
圖片來源: :Simon Dawson/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對G7會議公報本已大為不滿的北京做出激烈反應,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指責首相蘇納克的言論是「鸚鵡學舌」。中國外交部(圖)之前就G7公報表示:「對於所謂『經濟脅迫』,美國大搞單邊制裁、『脫鉤斷鏈』,才是把經貿關係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脅迫者』。我們奉勸七國集團不要做經濟脅迫的同謀和幫兇。」
圖片來源: S. Shaver/dpa/picture-alliance中國總理李強6月27日在天津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說:「現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謂的『降依賴、去風險』,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看,這兩句話就是一個偽命題。」他認為,風險管控應該由「企業去做相應的判斷和選擇」,政府和相關組織「不應該去越俎代庖,更不應該將去風險擴大化、政治化、意識形態化」。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共同的對華政策也是6月30日結束的歐盟峰會上的一個重要議題。峰會聯合聲明稱,將支持繼續保持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同時減少歐洲對中國的的經濟依賴。"去風險"在本次聲明中正式登場,成為一個概念,今後歐盟將以它作為指導方針推出對華戰略。但有批評指,歐盟目前表述的「去風險」仍缺乏具體的計劃和責任規範。
圖片來源: Rainer Unkel/IMAGO2023年7月13日,德國聯邦內閣通過首份對華關係戰略,「不脫鉤、去風險」是重要內容之一。文件稱,德國將繼續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應「降低關鍵領域的依賴性」。德國政府將提高社會對涉華風險的敏感度,加強與企業的交流,提醒企業做好風險管控。文件還強調,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是不可接受的,台海軍事衝突升級將影響到德國和歐盟的利益。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