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LinkedIn的中國生意經

2014年10月11日

著名職場社交網站LinkedIn已經在今年2月推出了中文版,登陸中國大陸市場。當時,外界就估計該公司會進行一些自我審查,從而使得其服務不在中國大陸被當局封鎖。

LinkedIn Reid Hoffman und Jeff Wein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 "我們強烈支持言論自由,但我們也承認,我們為了在中國能夠營運網站,需要去適應中國當局的法規。"這是LinkedIn一名發言人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作出的表態。

如果用戶在中國境內註册或者使用LinkedIn,不論是中文還是英語界面,都會發現使用體驗與中國境外有所不同。LinkedIn會進行自動以及部分人工審核,以確保對中國當局敏感的政治內容不出現在頁面上。

具體來說,如果用戶發表了"不合適"的內容,就會收到站方發送的一封郵件通知,指出發表內容因"含有在中國不被允許的訊息",而不會被"在中國境內的LinkedIn用戶看到"。

《紐約時報》在報導中還透露,如果用戶將其界面選擇為中文,某些網站功能也會被禁用,其中包括創建及加入群組、發表長文等等。這些功能原本都是LinkedIn的重要社交組件,使用戶能夠進行公共討論,形成網路社區。

圖片來源: Fotolia/Photo-K

削足適履 誤傷用戶

該公司的這些削足適履的舉措,也"誤傷"了許多非中國用戶。《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提到一例:一與中國業務往來密切的科技業投資人發現,他在美國登陸LinkedIn網站發表有關中國的帖子時,其內容被網站過濾;他提起申訴後,站方回復稱他是在中國境內發帖的。而實際情況卻只是,這位投資人將其賬戶個人訊息中的工作地點設為了中國大陸。

因此有不少用戶抱怨稱,公司並沒有明確表示他們究竟是怎樣過濾具體內容的。許多外國用戶在中國境內登陸LinkedIn並用並非中文的語言發帖時,都發現他們的帖子無法讓其他國家的人看到。這可能是LinkedIn為了保護其中國用戶的舉措,以免他們發表的言論引起中國當局的注意。不過,上個月,LinkedIn修改了其過濾策略;在中國發表並被過濾的內容,僅僅在中國境內被屏蔽,在其他國家的用戶依然能夠看到這些帖子。

中國市場vs國際聲譽

與許多美國科技公司一樣,這家總部座落於矽谷的企業一直將自己標榜為自由市場理念的支持者;對網路內容的過濾和審查很可能導致其用戶流失。LinkedIn進入中國市場改採取的一系列自我過濾措施,令不少分析人士擔心會危及這家科技企業的聲譽。

其他科技企業面對中國市場,採取的策略有所不同。2010年,谷歌拒絕繼續在中國市場採取自我過濾措施,宣佈退出中國市場。該公司與中國當局的關係至今依然緊張,其服務也不時在中國大陸被封鎖。

被中國當局封鎖多年的推特則表示,他們不會犧牲原則進行自我審查。

而同樣被中國封鎖多年的Facebook,卻依然在尋求進入中國市場。該公司目前已經開始向中國企業甚至政府機構銷售其廣告產品。

文山/ 洪沙 (美聯社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