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Nirgendwo in Afrika: 一個猶太家庭的非洲情結

2002年1月5日

Nirgendwo,一個在中文裡找不到直接翻譯的詞。它並非一處確定的地方,又可以是隨處。二戰時逃脫納粹種族清洗的猶太家庭就流落在非洲的某一處,無家可歸到底是何種切膚之痛呢?

一部款款述情的影片

說起二戰時的猶太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葬身在集中營的無辜者,成千上萬。可是,那些逃脫納粹種族大清洗,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呢?

除了慶幸不幸中的萬幸,無家可歸到底是何種切膚之痛呢?德國女導演卡洛琳-林克斯在她的新片 「 Nirgendwo in Afrika 」作了闡釋。

「肯亞,1937年12月2號。我親愛的耶特爾!我能想像此時你收到這封信時會是多麼激動。可是我請你一定堅強起來!奈洛比的猶太人團體已經答應,支付你和孩子移居肯亞的費用了。等了六個月,現在終於可以讓你和孩子隨我之後來非洲團聚了。 」

影片在這一段旁白中拉開了序幕,這是瓦爾塔寫給妻子的一封家書。惡夢未始之前,瓦爾塔一家過著富裕殷實的生活,瓦爾塔是法官,是猶太人。納粹的反猶風聲越來越緊,瓦爾塔提早逃離德國,來到非洲肯亞的一個荒涼農莊裡,在英國農場主的手下討生活。

妻子耶特爾領著幼女隨即來到這一片陌生,乾燥酷熱的荒原,隨身帶來的精美瓷器,本不打算打開包裝,想,這不過是暫時的逗留。就如她將身邊僅剩的500多馬克買回一件精美的晚禮服的舉動,平素被富裕生活嬌慣的耶特爾沒有想到流亡生活究竟意味著什麼。

「 這兒可不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耶特爾踏上這片土地的第一反應就是「 這兒可不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丈夫能更冷靜地意識到形勢的嚴峻,可是一個博覽群書的法官在無情的自然面前,成了一個無用武之地的人。家庭的命運在時代,地域的背景下無聲地上演了。

影片改編自斯坦芬妮-茨維格的同名自傳體小說,小說以瓦爾塔和耶特爾的女兒瑞基娜的視角,來描述非洲的流亡生活。

導演卡洛琳-林克斯細膩,沉靜地敘述著家庭的衝突,文化的衝突。而且,在影片中向觀眾展示了猶太民族並非只是受到納粹的迫害,即便在英國農場主面前,他們也只是「可惡的難民」,女兒瑞基娜所上的寄宿學校裡,校長在驚嘆孩子聰慧時,嘲笑猶太人除了鑽在錢眼裡,還會干點什麼。

導演不置可否,只是靜靜地陳述。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