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RI:中俄影響 東亞與歐洲增加武器進口
2022年3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週一(3月14日)公佈最新報告指出,受中國影響,東亞及大洋洲地區的武器進口持續強勁;與此同時,歐洲在俄羅斯的武力陰影下,武器進口量增幅全球最大。
SIPRI比較並分析過去十年全球武器進出口數據指出,儘管2017-2021年與2012-2016年相比,全球的主要武器貿易下降4.6%,但在歐洲、東亞、大洋洲和中東等地,武器進口卻不斷增加,或至少保持了高比率的增長。
SIPRI的武器轉運項目高級研究員韋茲曼(Pieter D. Wezeman)表示,這些地區的武器進口情況,「令人擔憂武器集結。」
東亞、大洋洲武器進口持續強勁
根據SIPRI的報告,亞洲和大洋洲仍是全球主要武器的最大進口地區。2017-21年間,全球43%的武器貿易都是輸入至這兩個地區。全球十大武器進口國中,就有6個在亞洲及大洋洲,包含:印度(佔比11%)、澳大利亞(5.4%)、中國(4.8%)、韓國(4.1%)、巴基斯坦(3%)和日本(2.6%)。
總體來說,亞洲及大洋洲的武器貿易雖然略降4.7%,但若拉近觀察可發現,區域之間的武器進口增減幅度其實落差極大。
比如2012-16年至2017-21年間,南亞、東南亞的武器進口分別下降21%、24%;但同時期,大洋洲與東亞的增幅卻依然強勁——大洋洲武器進口大幅增長59%,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的武器進口增長了62%;東亞的武器進口則增長了20%。
中國因素
「中國與亞洲、大洋洲許多國家之間的緊張局勢,是該地區武器進口的主要驅動力」韋茲曼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緊張局勢也是美國向該地區輸出武器的一個主要因素。美國是亞洲和大洋洲的最大武器供應國,因為武器出口是美國對中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
至於近年與中國關係衝突頻頻的印度,其在2012-16年和2017-21年期間,武器進口反而減少了21%。儘管如此,印度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根據SIPRI,印度正計劃在未來幾年恢復從俄羅斯大規模進口武器。
台灣方面,SIPRI報告則指出,其武器進口在2012-16年和2017-21年這兩個時期,縮減了68%,但預計會在未來幾年將大幅增加。
俄烏危機爆發之後,關於台海局勢、台灣是否增加軍費支出、軍備採購等討論,亦受到國際關注。
歐洲武器進口增幅最大
根據SIPRI最新報告,歐洲是武器進口增幅最大的地區。2017-21年,歐洲國家的主要武器進口比起2012-16年增加了19%,並且佔全球武器貿易的13%。
SIPRI指出,武器進口最多的歐洲國家是英國。由於其他歐洲國家近期下單了大量的主要武器,特別是來自美國的作戰飛機,因此預計在未來十年,歐洲多國的武器進口量也將大幅增加。
韋茲曼解釋:「大多數歐洲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嚴重惡化,是歐洲武器進口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特別是對於那些無法透過本國軍火工業滿足其需求的國家。」他說,這個趨勢是在俄羅斯於2014年吞併克裡米亞後開始的。
烏克蘭牽動歐洲
儘管整個2017-21年間,烏克蘭東部持續發生武裝衝突,但該國在此期間的主要武器進口仍非常有限。SIPRI分析指出,部分原因是該國的財政資源有限。此外,烏克蘭本就擁有自己的的武器產能,加上其主要武器庫都是源自蘇聯時代。
SIPRI報告稱,對烏克蘭輸出武器通常具有更多的政治意義,而不是軍事意義。甚至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 在2022年2月以前,部分主要的武器出口國因為擔心會助長衝突,限制了對烏克蘭的(武器)銷售。」
SIPRI 歐洲安全項目主任安東尼(Ian Anthony)告訴德國之聲,最新數據反映了歐洲對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半島,以及俄羅斯侵略頓巴斯地區的反應。
「烏克蘭的戰爭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政治及軍事地緣。」安東尼稱,「與俄羅斯在全面安全的概念上合作,這是1990年代時達成的共識,但現在這個幻想已經破滅了。俄羅斯在未來已經不可能成為能無限合作的夥伴。」
(法新社、SIPRI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