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Spick mich:學生在網上給老師評分

Daniel Scheschkewitz2007年8月15日

「教師聯合會」趁北威州中小學校開學之際,再次就網路替教師評分論壇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提出警告。半年前開始,學生可以通過網路上的這個網路平台,以不記名方式給自己的老師打分數。評分類別除教學品質外,還包括老師的外表以及舉止夠不夠「酷」等等。「教師聯合會」已針對這一網路活動提出訴訟,但一審敗訴。 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當老師不容易,連外表舉止也要被學生打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離科隆大學不遠的一幢辦公大樓頂樓上,就是組織德國中學生對老師進行首次網上評分的運作地點。今年三月迄今,已有25萬名中小學生在名為「Spick mich」中文直譯叫做「偷看我」的網站上,給自己的老師打了分數。對三名網站設立者之一的26歲大學生凱勒來說,這足以證明,他們設計的網上監督教學,填補了一個市場空缺。他說:「這是學生對老師作出回應的一種方式,可以幫助老師們改善教學方法。我相信,一名稱職的老師肯定能接受孩子們的評判,而經驗也證明了這一現實。我特地查閱了一下我中學時代的老師所獲得的評分,結果與我的個人經驗吻合。對我來說,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反饋。」

根據「Spick mich」網主的統計,總的來說,德國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還算不錯,照理老師們應該滿意。但有些老師認為,這種作法對他們不夠尊重,而且因為是採取不記名方式,有些學生把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話也在網上公開。「教師聯合會」的希爾伯納格爾表示:「我們對網站不嚴謹地採取匿名評分的作法不以為然。他們為什麼不直接到學校作調查呢?雖然大部份老師的言論沒問題,但也有不少可能導致『性』或『種族主義』聯想的詞句。這裡缺乏監督機制,以確認被引述的話是否屬實。」

這麼說,是網上誹謗嘍?難道人們可以借網路任意造教師們的謠言嗎?許多老師都認為個人權利受到嚴重侵犯,有人因而提出訴訟。不過科隆地方法院駁回了一名女老師的控告,理由是:學生們的引述尚未觸及「誹謗罪」。在網上給教師評分屬於「言論自由」,其中包括女老師所指控的,使用「酷」或「性感」等詞匯在內。

凱勒表示:「女法官在判決理由中說得好。她說:『性感或酷屬於青少年口頭語,孩子們都有共識,而且並沒有錯用這些詞匯。當然,『整老師』是個重要話題,但它不屬於『Spick mich』網站的討論範圍。網路上是存在一些誹謗性的錄像影片或一些不當評論,但『Spick mich』網頁上並沒有這些內容。我們設置了各種檢查系統,以防止不當內容進入網站。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網友們的自我監控機制:不當內容一出現,馬上就被學生們發現,並立刻通知我們,可以說是萬無一失。再加上我們的內部監督系統,『Spick mich』肯定是個正派網站。」

「教師聯合會」的希爾伯納格爾指出:「電子數據保護法中規定:每位公民都享有所謂的資訊自主權,也就是說,公民有權自己決定是否對外公開發表他的照片或言論。」長遠來看,「Spick mich」的創辦者希望借著網路交流掙錢。至於是不是應該借炒做教師的話題作為敲門磚,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