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WAZ報業集團女當家-從秘書到富婆(67)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2月4日

安娜莉瑟.布洛斯特(Anneliese Brost)是又一個普通德國女人走上富豪最高層的典範。跟前面描述過的許多德國富婆一樣,她並不完全靠的是丈夫。2002年初,她的財產總額為17億歐元。2003年初下降到了11億歐元。但這也不是她的過失。

安娜莉瑟.布洛斯特圖片來源: dpa

削鉛筆,煮咖啡......安娜莉瑟.布洛斯特(Anneliese Brost)在德國最大的地方性報業帝國WAZ(西德意志報)是從小做起的。WAZ建立之初,她已經投身其中,剛開始是在「威斯特法倫報」當秘書。人們說,是勤奮,原則和幸運使她走到了今天。今年,她已81高齡,可以說,沒有人比她對這個媒體集團更熟悉的了。

所謂幸運,指的是她與這個報業集團的大老闆-艾利希.布洛斯特的偶然相識。艾利希對這位勤奮的女秘書的好感不是一般的,這種好感導致了一個優雅的提問:「您願意做我的左右手嗎?」安娜莉瑟願意。

那時,安娜莉瑟25歲。艾利希比安娜莉瑟大18歲。那時,他剛從英國佔領軍政府那兒爭取到了「西德意志報」的出版權。接受了艾利希的提問,安娜莉瑟放棄了企業經濟學學業,簽署了新的工作合同。到她成為艾利希的第二任妻子,這中間還經過了好幾個艱苦創業的春秋。

安娜莉瑟對工作十分的熱愛,她說:「那是一個太棒的時代。每個日子都讓人覺得太短。」知道那時候情況的人會對她這樣的說法感到驚訝。那時,編輯們3人合用一台打字機,鉛筆要自帶,為了防盜,燈泡要每天晚上擰下鎖在抽屜裡,第二天上班再安上。

艱苦是那時的環境,而正是艱苦激發了今天已經被人忘懷的那種熱情。這份那時4版的報紙每周出版3次,每份的價格是20帝國芬尼。艱難時代養育的奮鬥與節儉精神正是今日這個魯爾地區報業帝國之母。即使在德國出版業最困難的時期,這家出版社仍然有能力創造豐厚的紅利。

現在,這家報業集團擁有12000名員工,在國內外出版發行500多種報刊,並早已參股於電視與廣播業。戰後育就的那種節省每一個銅板的精神,今天仍然深深紮根在這個集團裡。集團寧可投資買機器設備,也不願意拿錢來翻蓋大樓。去過這個報業集團的人說,那裡的地毯已經油光發亮,皮沙發都翻出「內容」來了。搞房地產的行家們都知道WAZ的習慣,對那幢大樓敬而遠之。

安娜莉瑟的先生艾利希跟德國大多數大老闆不同的是,他是一個狂熱的社會民主主義者。他出生於1903年,1921年就加入了社民黨,在現屬波蘭的格但斯克歷任社民黨要職,戰後還曾任社民黨中央秘書處主任。

他們夫妻倆先後建立了艾利希-布洛斯特基金會和安娜莉瑟-布洛斯特中心。報業集團是那樣的節儉,他們在社會事業方面可是一點都不摳門。1995年丈夫去世後,安娜莉瑟在這方面也繼續著丈夫的事業,尤有過之。她捐款發展德國與波蘭之間的民間關係,捐款建造兒童院,還捐款建了多特蒙德大學的一個記者學院。

布洛斯特家庭與馮克家庭共同創建了WAZ集團,今天,這兩家人還擁有奧托郵購集團25%的股份。兩家的財產30%現在屬於安娜莉瑟,20%屬於艾利希夫婦當年領養的兒子艾利希.舒曼。

今天,高齡的安娜莉瑟仍然時時關心著報業集團的業務,每周要到出版社去幾次。用她的話說:「我不能把編輯部扔下不管。」而養子艾利希.舒曼是這個集團的總裁之一。

(平心)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