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摘要(2010年10月17日)

2010年10月17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關注大陸新聞時,主要將焦點集中在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上。

圖片來源: AP

據《明報》報導,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揭幕,在這一敏感日子,北京天安門前卻發生懷疑是上訪者自焚事件。報導寫道:"一名天津回族訪民不滿投訴長期未獲受理,昨日駕車到天安門與丈夫一起自焚。而昨日五中全會場地京西賓館周圍亦戒備森嚴,公安、武警「十米一崗」,還現場兜捕上訪者。 ……有內地網民昨日在微博上透露,一輛白色私家車上午於天安門城樓東側處突然起火。事發時現場黑煙滾滾,途經車輛和路人一度都停下拍照,空氣中彌漫刺鼻味道,大批消防及警察迅速趕到現場,撲滅火勢,拖走車輛,並且清掃乾淨現場。而從網上圖片看到,濃煙一度逼近天安門城樓。本報獲得的消息稱,車上自焚的是一對夫婦,用了5瓶汽油,至截稿時兩人生死仍不明。……一個名為「權利運動」的維權組織報導指出,起火私家車上的兩人是來自天津的回族上訪者張培馨及其丈夫,張身患肝病,已經非常嚴重,加上認為自己訴冤無門、生存無望,因此兩人一起到天安門前點燃汽車自焚。因張培馨的手機無法接通,自焚事件後兩人情況不明。"

就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明報》還透露:"內地維權人士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後,本港與內地的聲援行動接踵而來。內地100多名知識分子昨日發表聯署聲明,支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授獎予劉曉波,敦促當局釋放劉曉波及所有良心犯、政治犯,並兌現政治體制改革的承諾。香港方面,泛民議員會去信全球領袖及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邀請他們聯署要求中國政府釋放劉曉波,並停止軟禁其妻子劉霞。"

《明報》的報導寫道:"內地的聯署聲明由著名學者徐友漁、崔衛平等人起草,並獲得戴晴、夏業良、跟劉曉波一同發起《零八憲章》的張祖樺等百多名知識分子、傳媒和維權人士聯署。聲明說,劉曉波獲得和平獎,為中國和平實現社會轉型、向民主憲政邁進提供了新的契機,呼籲盡快啟動各項程序,讓劉曉波獲得自由。「我們同時呼籲,當局釋放一切因為思想、宗教信仰、言論等原因而被關押的政治犯和良心犯。」參與聯署的本港資深文化人梁文道說,釋放劉曉波是很多人的共識,聲明內容「理性、溫和、光明正大」,他認為當局目前強調劉曉波獲獎背後有不可告人的陰謀和勢力,是單方面的攻擊,當局應告訴世人劉曉波是何人、因何入罪、寫了哪些文章,讓大家自己去判斷,不然便等於「自打嘴巴」。"

《東方日報》則透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內地在囚異見人士劉曉波,其妻劉霞繼續被當局軟禁在北京住所,11日近十名歐盟以及多個西方國家的駐華使館人員,欲前往其住所探望及送交歐盟主席巴羅佐的祝賀信,亦遭便衣公安阻攔。《東方日報》寫道:"一度與外界失去聯絡的劉霞,昨日在寓所窗邊向守候記者揮手,以示無恙,為她自上周五被公安帶走後首度露面。目前,劉霞被限制見朋友和傳媒,不能擅離住所,外出要坐警車,看守人員由一人增至三人。她繼續透過網路发布探監情況,稱兩人會面約一小時,全程被錄像,丈夫談獲獎時心情沉重、內疚,當場落淚,稱這個獎是給所有八九64(八九年六四事件)亡靈們,又認為獲獎的應該是天安門母親,因為他們用生命踐行了和平民生自由和非暴力的精神。劉霞也稱「他(劉曉波)希望我能代他去挪威領獎,目前看來希望不大」,她被軟禁、手機被弄壞,說明政府愚蠢和無恥,她感謝媒體和朋友支持,會堅持下去。她也在Twitter轉發網民評論,為丈夫被海外民運人士批評立場溫和、不夠資格獲獎辯護,並以愛爾蘭獨立英雄柯林斯為例,「有時候,妥協是更大的勇氣」。"

《明報》本周的評論寫道:"劉曉波獲獎對中國的政治發展影響將是十分深遠的。對當局來說,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處置他的問題,面臨全球的要求釋放劉曉波的呼聲日益強烈,北京當局很可能考慮以過往處理其它被囚民運人士的方式,用「保外就醫」的名義將他流放出國,但前提條件是有外國願意接收、劉本人又願意出國。沒有比長年囚禁一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對當局更為不利的了。不過,依劉曉波的個性看,要他接受去國來換取出獄恐非易事,而且以過去民運人士的前車之鑑來看,流亡國外基本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結束。"

文章寫道:"長期而言,劉曉波獲獎對中國民主運動的發展有正面作用亦殆無疑義,但已有冷靜的內地維權人士指出,內地政治環境短期內可能會惡化,這種分析未必是危言聳聽。首先,中共把劉曉波的獲獎看作是西方國家刻意圍攻北京的戰略部署一部分,是和貿易保護、氣候問題以及人民幣匯率等問題聯繫起來的「反華大合唱」的一部分。這種迷思會刺激北京近期在內政外交方面進一步趨向強硬。以近日中共與北韓(北韓)關係的迅速升溫,胡錦濤在給金正日的賀電中罕見地以「親密同志」相稱,似可看出外交戰略轉向的一些端倪。"

文章接著寫道:"另一方面,劉曉波的獲獎亦令中共內部的所謂改革派空間受壓。這也可能是今年反復強調政改的溫總在土耳其被問到劉曉波獲獎時沉默不語的原因,儘管將溫總評為《時代》雜誌封面人物,亦於事無補。按照中共「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的慣性思維,改革派在現階段仍需與體制外的民主派保持距離,而維護既得利益的保守和極左勢力很可能短期內佔盡上風,對「十八大」的人事佈局產生一定影響。"

摘編:李華(香港特約記者)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