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摘要(2011年2月12日)

2011年2月12日

本周,香港媒體主要關注以下焦點:台灣軍方調查前陸軍通資處長羅賢哲少將涉嫌當大陸間諜案;大陸遊客為何在港台頻頻惹禍?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間諜之眼無孔不入圖片來源: Fotolia/Dron

羅賢哲間諜案

據香港《明報》報導,台灣軍方調查前陸軍通資處長羅賢哲少將涉嫌當大陸間諜案。報導寫道:"羅賢哲早年出任駐泰國代表處官員期間,在赴美旅遊時結識一名大陸女間諜,在「先色後利」誘惑下,出賣重要軍事情報,每次可獲10至20萬美元,估計其總共所收受的酬金達上百萬美元。《自由時報》報導,羅賢哲7、8年前獨自一人赴美渡假時,認識這名30歲美籍華裔女子,兩人併發生性關係,羅賢哲交給她台軍極機密數據,之後羅只要赴美,都會與她會面。至2008年,羅升任少將,只要他赴美,美方都會派員監控。 "

《明報》的報導還寫道:"不久,美方發現羅與一名華裔女子同住及在外用餐,於是向台灣國安局通報,國安局再轉報調查局監控,調查局去年7月展開搜證,至11月底,當局展開全天候監控,至於上月將其扣押調查。但台灣「今日新聞網」引述軍方高層透露,羅賢哲與擔任國中教師的妻子感情和睦,除經常攜手出席軍中餐會外,據保防系統對重要主官所需的例行跟監,也發現兩人經常搭火車返台東老家,探望羅賢哲的老父,家庭並無異狀。"

中國遊客的霸氣何來?

香港《蘋果日報》則對最近接連發生在大陸遊客在香港發生的購物風波發表社評,題目是《中國遊客橫行台港,戾氣何來?》社評寫道:"春節長假期間,香港和台灣在為大陸遊客帶來的旅遊、購物收益而歡呼的同時,也再度見識了他們的霸道、戾氣。……往好處說,大陸遊客加速了台港兩地旅遊業的規管、設施建設,但他們所展現的霸道、戾氣,顯然又污染了台港的旅遊文化,與北京當局所宣傳的國家形象、孔子文化格格不入。"

《蘋果日報》的社評寫道:"傳統中國人的溫良謙恭讓的風范,曾打動西方世界。 1920年代,英國哲學家羅素( Bertrand Russell)到中國山東登上泰山後,最難忘的不是泰山景色的雄奇,而是挑夫的微笑。他說,他從泰山挑夫的微笑中領略了中國文化的魅力,看到中國人的性情,並由此反省人生和幸福的真諦。如今,無論中國的景區,還是中國的遊客,讓全世界感受到的都是錢,是金錢至上或有錢大曬,而不是文化。哪怕當局如何耗費巨資在美國播出國家形象片段,哪怕當局如何在海外廣設孔子學院,都無法改變這種觀感。"

大陸社會道德在淪喪

社評接著寫道:"近年來,內地傳媒、網路不時針對社會上、網路上的暴力事件,探討民間充滿戾氣的問題,但往往將矛頭指向社會道德的淪喪、民眾欠缺文化修養,再把這個現象歸咎於市場經濟。但是,西方多少國家的市場經濟更徹底、更久遠,又何曾出現如此局面?…… 中國社會的戾氣的形成、外溢,正是道德無政府狀態泛濫的表現。諷刺的是,堅持一黨專政、獨裁政制的中共,正是中國社會走向道德無政府狀態的推動力所在。當腐敗的官員橫行霸道時,「我爸是李剛」所代表的是公權力的被濫用,城管暴打市民、暴力拆遷所代表的是公權力對市民利益的侵犯,趙連海被控尋釁滋事又被剝奪上訴權利所代表的是司法也走向橫行,民間怎能不滋生令人不寒而慄的戾氣?"

社評最後寫道:"只要官場的戾氣繼續蔓延,民間的戾氣,就不會因國家經濟的增長、個人財富的增長而減弱,並且會溢出國門、溢出境外。香港近年急劇擴大內地客的來源,已近飢不擇食,不免要更多地承受內地的戾氣。反而,台灣觀光局昨日在被問及是否再放寬陸客入境名額時,強調必須兼顧國民旅遊的品質,不失為清醒的認知。"

李華 摘編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