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摘要(2011年3月26日)

2011年3月27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主要關注以下焦點:大地震反映出中日兩個民族哪些的民族特性?距離大亞灣核電站很近的香港安全嗎?

日本救災人員為死者默哀圖片來源: AP/Kyodo News

日中民族間的差異

香港《蘋果日報》就日本地震發表有關中日國民性格的比較文章,題為《中日民族性與社會基因的根本分野》。文章說:"連日來,不少評論都針對這次「日本出事,中國淪陷」的問題,討論中日兩個民族的文明素質及民族性。近一百年來,中國有不少作家批判中國的民族性,魯迅對中國民族劣根性挖掘最深,柏楊反復申述中國人擺脫不掉髒、亂、窩裡斗的醜陋本性,陶傑歷來說中國民族有小農 DNA,而這次地震顯示日中民族質素優劣有目共睹,似確有民族 DNA存在。"

文章寫道:"陶傑的民族 DNA說法,只是民族性的另一種較有趣的陳述,與科學上的遺傳基因決定人的生理特徵並非一回事,而人類社會對自由民主的追求恐怕也與科學基因無關。中國人的民族性缺失,歷來作家學者多有論述。在特定時間特殊情況下,為了反專權體制的共同目標,人們會有團結一致的表現。一時的表現不能掩蓋長期以來只逐私利不顧公益,遇事一窩蜂和髒亂窩裡斗這種民族劣根性。"

文章接著寫道:"一個民族的民族性,是由民族生存的地理環境,民族的歷史,和長期的社會生活形態所形成的。以地理環境來說,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活在遼闊的土地,遇有天災,逃荒流徙容易,所以較缺少危機意識。……而日本民族則存活於島國,四邊是海沒有遷徙之路,處地震帶,缺自然資源,不能不隨時準備天災降臨。而自然災害的頻繁與無常,使日人在自然面前必須謙卑,人人都必須自持、自制、有序、守望相助,人才可以生存。……以歷史來說,中國有兩千多年而且至今仍未走出來的專制傳統。專權政治的統治,就是對老百姓樣樣都管,人必須依附掌權者才會有出頭之日。而統治者的權力一旦放鬆一點,老百姓就像老鼠不見了貓似的,成為到處鑽空子的刁民。成龍說,中國人是要管的。正確地說應是:中國人是被管慣了的。……英國文豪蕭伯納說,對說謊者的最大懲罰,不是沒有人再相信他,而是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不被人相信,頂多用自己的行動讓別人對自己重拾信心就是了。不再相信任何人,則是非常可怕的事。……一個是人與人之間幾乎有絕對信任的社會,一個是幾乎絕對沒有信任的社會。這就是今時今日,日中兩國社會基因的最大分野。"

香港人的反思

《明報》本周就核安全發表文章,題為《與核同眠 要多安全才夠安全?》。文章說的是香港,但對其他地方似乎也有所啟示。文章寫道:"在日本福島核洩危險爆發後,特首曾蔭權領著傳媒跑到機場禁區測檢輻射的衞生站,再到食物檢測中心巡視,然後到天文台慰問,重點是宣佈香港一切如常,市民在特區政府的關顧下應該萬事放心。……香港只要做好人員、貨物入境的把關工作,本土核污染的風險終究微乎其微。但香港的真正威脅並非來自3000公里以外的福島,而是50公里之遙的大亞灣和未來10年陸續在廣東沿岸落成的16個核反應堆。今次福島核災對全球核工業和政府首腦的震撼,相信莫過於以下3點堪稱為「範式轉移」的反思:1. 昨天的假設在今天崩潰即使是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設計一個項目時都必須對周遭環境作出一系列的假設;要安全一點,便要假設得保守一點。例如大家認為核電站能抵禦100年才發生一次的地震還不夠安全,便得假設有200年一遇的地震。但工程師總不能無止境「保守」下去,因為設計愈安全,成本愈高,最後項目變成經濟上不可行,沒有人願意投資,所以最「科學」的假設也只能參照已知的歷史紀綠和數據作出「可行」的評價。40年前日本工程師為福島核電廠設計6米高的海堤,便是基於當年最「科學」、最「保守」的假設,可惜今次海嘯高逾10米,9級地震超過千年一遇,巨災即至。"

《明報》的文章繼續寫道:"2. 人性弱點無法用制度補救。核電安全不能只看硬體,今期《經濟學人》雜誌的社評,便指出一個透明、問責的體制,是確保安全和取信於民的前提。可惜,即使強如美國、日本等民主國家,亦無法建立百分百可信的制度;在前蘇聯等極權國家,人民利益更只是黑箱作業的賭注。……一旦制度受侵蝕,安全的保障便隨時日減退,直至不可挽回的意外出現為止,然後再開始另一個海市蜃樓的循環:建立安全制度,備受人性侵蝕,等待意外爆發。"

文章還寫道:"3. 人民評價安全的尺度全面改觀。核電專家的拿手好戲,是拋出一系列數字,證明「風險」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普通人撞車喪生的或然率遠高於核意外輻射致死的機會。統計數據沒有錯,但這種推論抹殺了兩項重要事實:一、核意外屬於「低頻率、高致害」的風險,即發生的機會很微,但發生後影響巨大,並且不可挽回……;二、核能並非與生俱來,…….因為要滿足能源需求有很多辦法:無論是傳統的煤炭、石油、天然氣,以至風力、太陽能、潮汐等可再生能源,甚至減排節能,改變生活方式。它們雖然各有利弊,但只要調配得宜,都是可行的選項。"

文章最後寫道:"關心市民安危的特首曾蔭權,為何沒有就近在咫尺的大亞灣核電站,以及在距離香港不到200公里的陽江、台山和陸豐增建核電基地,發表一言詞組?香港對上一次的公開核意外風險評估,在1980年代末進行,當時大亞灣的兩台機組還未落成,但時至今日,連同坐落於大亞灣旁邊的嶺澳核電站,香港50公里範圍內已共有6台反應堆,超越福島一號核電廠的規模,再加上多年來累積了不少高濃度輻射的乏燃料棒,也在大亞灣旁「臨時存放」,但存放的方式與數量卻從未公佈。……寄望一個恍如黑洞的體制,能夠永遠頂住人性弱點的腐蝕,無疑是一場豪賭。香港人,你放心嗎?"

李華 摘編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