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綜述
2011年10月16日本周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香港《蘋果日報》發表社評,題為《革命尚未成功,建立民國仍須努力》。社評寫道:"……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大日子,本該是個海內外中國人共同慶祝紀念的重要日子。可惜除了台灣以外,中國其他地區包括香港對雙十節都曖曖昧昧,冷冷淡淡,氣氛比每年的元旦、農歷新年慶祝還不如。中共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大會更變成前領導人江澤民的「復出騷」,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這個前領導核心身上,原來的主角──辛亥革命及孫中山先生則成了陪襯,甚至形同虛設。"
社評寫道:"辛亥革命的歷史功過及貢獻仍有不少爭論。內地著名思想家李澤厚先生就認為革命催生的是混亂與迷失,令中國陷於長期的無政府、無秩序狀態,反而不利於進步與發展。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動搖了主宰中國社會的封建體制及文化,加快了現代化的進程。這樣的爭論還會繼續一段長時間,並且會隨著歷史演進而不斷修正及更新;……撇開歷史功過或政治宣傳需要,辛亥革命毫無疑問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國從封建獨裁走向現代化國家的一個突破。政權更替,皇朝變換對中國而言不是甚麼新鮮的事。……辛亥革命不一樣,它打破了這樣的循環,皇朝再也不能復辟,家天下成了政治上的髒字眼,誰也不敢、不願公開支持。……此外,專制皇權跟束縛個人自由自主的封建體制、規條是息息相關的,甚至是一脈相承的。不推翻專制皇權,不改變以皇權為核心的政治及社會秩序,壁壘分明的社會階層不可能打破,社會的流動不可能暢順,個人的基本權利無從談起,……同樣重要的是,辛亥革命高舉民國的旗幟,把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帶上中國的政治舞台。……毫無疑問,辛亥革命留下了豐碩的遺產。只可惜北京當權者執迷於權力,執著於控制,不敢接過這份遺產,不敢讓人民說話,更不敢讓人民真正當家作主,以至辛亥百年沒聲沒息的過去了。但願不用等太久,辛亥革命的遺產可以真正在中國大地開花結果,中國成為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的民國,到時候海內外中國人都可放懷慶祝辛亥革命!"
與此同時,北京高層最近將"中共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改名為"中共中央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香港《明報》刊發題為《"中央綜治委"改名背後》的文章分析了"中央綜治委"之所以更改名稱背後的深層政治涵義。
《明報》的分析寫道:"據中國官方解釋,新綜治委在原綜治委40個機構成員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而新增部門,據說會有國家發改委、國新辦、國家信訪局、全國總工會等。而新的綜治委仍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掛帥,副主任包括中央政法委副書記王樂泉、中宣部長劉雲山、主管民政的副總理回良玉、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公安部長孟建柱、全國政協副主席錢運錄,顯示維穩涉及所有領域。"
文章繼續寫道:"中央綜治委歸中央政法委領導,而中央政法委書記的角色在中共黨內逐漸吃重,1980年代初恢復後的中央政法委歷任書記彭真、喬石都只是政治局委員,陳丕顯和任建新更僅是中央書記處書記,…… 到了十六大的羅干,才成為政治局九常委的一員,現在政法委擴權擴編,明年十八大上,周永康的繼任人很可能排名比老九更靠前。……周永康10月11日在中央綜治委專題會議上提出了"提高實有人口服務管理水準"的要求,要全面建立和實施居住證制度,融居住登記與就業、社保、住房、教育等功能於一體,建設以身份號碼為唯一代碼、統一共享的人口基礎訊息庫。實有人口是個新概念,即包含了戶籍、常住、流動人口。……中國內地戶籍制度改革會否因此加速,值得觀察。"
摘編:李華
責編:樂然